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關于無所的成語 (238個)

    101

    跋扈自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 hù zì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為欲為,忌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 外國傳九 朵顏》:“于是長昂益跋扈自恣,東勾土蠻,西結婚白洪大,以擾諸邊。”
    102

    畫虎不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 hǔ bù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畫老虎畫不好(畫得像只狗)。比喻好高騖遠;一成;反貽笑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東觀漢記》:“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;效杜季良而不成,陷為天下輕薄子,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。”
    103

    不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suǒ bù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·孔琇之傳》:“有小兒,年十歲,偷刈鄰家稻一束,琇之付獄案罪,或諫之,琇之曰:‘十歲便能為盜,長大何不為?”
    104

    片瓦,下插針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wú piàn wǎ,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,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。形容一有,貧困到了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二十:“上片瓦,下卓錐,學人向什么處立?”
    105

    片瓦,下立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wú piàn wǎ,xià wú lì zh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一有,貧困到了極點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·豐化和尚》:“上片瓦,下卓錐,學人向什么處立?”
    106

    片瓦,下立錐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wú piàn wǎ,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一有,貧困到了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二十:“上片瓦,下卓錐,學人向什么處立?”
    107

    片瓦,下卓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wú piàn wǎ,xià wú zhuō zh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一有,貧困到立足之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豐化和尚》:“上片瓦,下卓錐,學人向什么處立?”
    108

    片瓦,下卓錐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wú piàn wǎ,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卓:直立。形容一有,貧困到了極點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云居膺禪師法嗣》:“問:‘上片瓦,下卓錐時如何?’師曰:‘莫飄露么。’”
    109

    片瓦遮身,下立錐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,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一有,貧困到了極點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張南莊《何典》第九回:“原來劉打鬼收成結果了雌鬼,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賣來喂了指頭,弄得上片瓦遮身,下立錐之地,只得仍縮在娘身邊。”
    110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sī wú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。形容胸襟開闊,也形容用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德人者,居思,行慮,不藏是非美惡。”
    111

    恣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ì wú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恣肆:放叢。任意妄為,顧忌。亦作“恣睢忌”、“恣行忌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桂萼傳》:“初,議禮諸臣力詆執政者,至萼遂斥為不道,且欲不使議。其言恣肆忌,朝士尤疾之。”
    112

    長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é wú cháng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長物:多余的東西。再也沒有別的多余的東西。形容因貧困而空有或因節儉而東西極少。也作“身長物”、“一長物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德行》:“后大聞之,甚驚,曰:‘吾本謂卿多,故求耳。’對曰:‘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長物。’”
    113

    恬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n dàn wú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境清靜自適而營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刻意》:“夫恬淡寂漠,虛為,此天地之平,而道德之質也。”
    114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sī wú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因為不自私而畏懼
    成語出處:
    115

    安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n rěn wú q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安心于做殘忍的事情,因而謂親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四年》:“夫州吁阻兵而安忍。阻兵眾,安忍親。眾叛親離,難以濟矣。”
    116

    長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ng wú cháng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更:再;長物:多余的東西。沒有多余的東西。形容除此之外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七回:“字畫不過三五張,俱是法書名繪,幾上一塊黝黑的大英石,東墻上一張大瑤琴,此外更長物。”
    117

    忌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ng wú jì d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任意妄為,顧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羽書集·告國際友人書》:“這種狂暴的行為,就是未開化的蠻人都是不能做出的,而日本軍部橫忌憚地,在二十世紀開明的今日,不惜一演再演地引以為快意了。”
    118

    進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n tuì wú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前進、后退均憑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道安《平心露布文》:“師旅困窮,城池陷露,君臣失色,進退依。”
    119

    懵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ěng rán wú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懵:知的樣子。一知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:“除讀書屬文外,其它懵然知。”
    120

    神通廣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tōng guǎng d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廣大邊。現形容本領高超;不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詩話》:“師曰:‘你神通廣大,去必妨。’”
    * 關于無所的成語 形容無所的成語 描述無所的成語。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