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關于無所的成語 (238個)

    161

    不今不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jīn bù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事物不正常,古代現代都不曾有過。原譏諷人學得卻故作詭異。后常比喻折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揚雄《太玄經 更》:“童牛角馬,不今不古。”范望注:“既不合今,亦不合古。”
    162

    敗績失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ài jì shī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事業失敗而憑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葉紹翁《四朝聞見錄賢良續刻第三則》:“歷數世,未嘗有敗績失據之過。”
    163

    髀里肉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 lǐ ròu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髀:大腿。因為長久不騎馬,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。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,作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·蜀書·先主傳》裴松之注引晉·司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備曰:‘吾常身不離鞍,髀肉皆消;今不復騎,髀里肉生。’”
    164

    髀肉復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 ròu fù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髀:大腿。因為長久不騎馬,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。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,作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書 先主傳》“荊州豪杰歸先主者日益多,表疑其心,陰御之。”裴松之注引晉 司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吾常身不離鞍,髀肉皆消;今不復騎,髀里肉生,日月若馳,老將至矣。
    165

    白手空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i shǒu kōng q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手中一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百八回:“我從十幾歲上,拿了一雙白手空拳,和吳繼之兩個混;我們兩個向沒分家,掙到了一百多萬。”
    166

    白手起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i shǒu qǐ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白手:空手;起家:創立家業。由一有而創立事業。比喻在一有或條件很差的情況下;靠自己的雙手艱苦創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謝覺哉《一支不平凡的生產隊伍》:“很多社和組只利用了一部分救濟款作資金甚至是白手起家的。”
    167

    不知有漢,何論魏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zhī yǒu hàn,hé lùn wèi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知道有漢朝,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。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,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知。也形容知識貧乏,學問淺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:“先世避秦時亂,率妻子邑人,來此絕境,不復出焉,遂與外人間隔。問今是何世,乃不知不漢,何論魏晉。”
    168

    赤地千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ì dì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赤:空有。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廣。形容因天災人禍而造成廣大農田沒有收成的慘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五代史 唐莊宗紀上》:“克用兵大掠晉絳,至于河中,赤地千里。”
    169

    瞋目張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ēn mù zhāng d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瞋目:瞪大眼睛;張膽:放開膽量。形容有膽識,敢作敢為。后形容顧忌公開放肆地干壞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陳余列傳》:“將軍瞋目張膽,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。”
    170

    處士橫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ǔ shì hé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處士: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;橫議:隨便議論。指不做官的隱士可以顧忌妄加評論政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圣王不作,諸侯放恣,處士橫議。”
    171

    觸事面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ù shì miàn q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觸:接觸;面墻:面對墻。形容遇事像面墻而立,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姚興《重答安成侯嵩》:“吾常近之才,加以多事昏塞,觸事面墻,不知道理安在。”
    172

    膽粗氣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n cū qì zhu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膽大氣盛,畏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1回:“我只從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,又經了十三妹姐姐的一番教化,不覺得膽粗氣壯起來。”
    173

    膽大心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n dà xīn xi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膽子大,有雄心,做事畏懼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杜睿《初聞燈船鼓吹歌》:“船中百翁梁溪酒,膽大心雄選鋒手。”
    174

    達觀知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á guān zhī m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達觀:指一切聽其自然或看得開;命:命運;知命:指知天命。指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,任憑命運擺布,煩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幻滅》十四:“達觀知命的思想,暫時引渡靜離開了苦悶的荊棘。天快亮時,她也沉沉入睡了。”
    175

    鼎鑊如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ǐng huò rú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飴:麥芽糖,糖漿。受酷刑像吃糖一樣。形容畏懼,視死如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文天祥《正氣歌》:“鼎鑊甘如飴,求之不可得。”
    176

    戴頭而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i tóu ér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戴:頭頂著。戴著腦袋前來。形容畏懼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狀》:“甲者出,太尉笑且入,曰:‘殺一老卒,何甲也?吾戴頭而來矣。’”
    177

    大搖大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áo dà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走路時身子搖擺;亂晃。形容舉動顧忌;揚揚自得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“次日早晨,大搖大擺出堂,將回子發落了。”
    178

    撫髀長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ǔ bì cháng t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髀:股部,大腿。撫摩大腿,發出長長的嘆息。指久處安逸而作為發出的慨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四卷:“不覺撫髀長嘆道:‘事皆前定,……安能久于人世乎!’”
    179

    撫髀興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ǔ bì xīng j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髀:股部,大腿;嗟:嗟嘆。撫摩大腿,發出長長的嘆息。指久處安逸而作為發出的慨嘆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96回:“急得宗祥撫髀興嗟,非常侘傺。”
    180

    風吹日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chuī rì sh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狂風吹,烈日曬。形容遮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斌《紅旗譜》二十七:“你風吹日曬地辛苦一年,連個痛快年也過不上。”
    * 關于無所的成語 形容無所的成語 描述無所的成語。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