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關于無無的成語 (1373個)

    221

    至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gōng wú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至:極,最;公:私。公正到極點,絲毫沒有私心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馬融《忠經·天地神明》:“忠者,中也,至公私。”
    222

    走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ǒu tóu wú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路可走,已到絕境。比喻處境極困難,找不到出路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名氏《殺狗勸夫》第二折:“似這雪呵教凍蘇秦走投計,王子猷也曾訪戴空回。”
    223

    不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wú bù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凡是知道的沒有不盡說的。形容發表意見毫保留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·李沖傳》:“沖竭忠奉上,知不盡,出入憂勤,形于顏色。”
    224

    虛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wú xū x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座位沒有空著的。多形容觀眾、聽眾或出席、參加的人很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太平廣記·龍三·釋玄照》:“他常常愿意講授一千遍《法華經》,以利于他人。在山中開講之后,雖然寒暑常,山路險惡,但是來聽講的總是坐虛席。”
    225

    直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yán wú yǐ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直言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五十回:“臣不忍坐視君國之危亡,故敢直言隱。”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第三回:“年兄宜直言隱,某亦有肺腑相通。”
    226

    黯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n dàn wú g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黯淡:同“暗淡”,不明亮,昏暗。形容昏暗不明亮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4回:“頭上戴一個黯淡光的亮藍頂兒,那枝俏擺春風的孔雀瓴已經蟲蛀的剩了光桿兒了。”
    227

    安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n rěn wú q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安心于做殘忍的事情,因而所謂親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四年》:“夫州吁阻兵而安忍。阻兵眾,安忍親。眾叛親離,難以濟矣。”
    228

    黯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n rán wú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黯然:發黑的樣子。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,變得暗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鄭燮《題畫竹》:“昔東坡居士作枯木竹石,使有枯木石而竹,則黯然色矣。”
    229

    黯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àn rán wú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黯然:心情抑郁沮喪的樣子。精打采
    成語出處:
    何為《第二次考試》:“一雙聰穎的眼睛顯得黯然神,那頑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種法訴說的焦急。”
    230

    卑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ēi bǐ wú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品德卑下;粗鄙;毫廉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27回:“賈某總辦河工,浮開報銷,濫得保舉。到京以后,又復花天酒地,任意招搖,并串通黃某,到處鉆營,卑鄙恥。”
    231

    兵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īng chū wú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出兵沒有正當理由。亦泛指行事正當理由。《漢書·高帝紀》:“兵出名,事故不成。”《晉書·石勒傳》:“昔赤眉、黃巾橫逆宇宙,所以一旦敗亡者,正以兵出名,聚而為亂。”亦作“師出名”。南朝陳·徐陵《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王書》:“辱告,承上黨殿下及匹婁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高帝紀》:“兵出名,事故不成。”
    232

    不可一,不可有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kě wú yī,bù kě yǒu èr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獨一二或唯一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·張融傳》:“太祖索奇愛融,為太尉時,時與融款接。見融常笑曰:‘此人不可一,不可有二。’”
    233

    不可一,不能有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kě wú yī,bù néng yǒu èr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獨一二或唯一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張岱《周宛委墓志銘》:“如此異才,求之天下,真不可一,不能有二也。”
    234

    百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shì wú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一事成。什么事情都沒成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劉禹錫《陪崔大尚書及諸閣老宴杏園》詩:“更將何面上春臺,百事成老又催。”
    235

    搏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ó shǒu wú c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搏手:兩手相扭。指扭著雙手,毫辦法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洪邁《夷堅丁志 謝生靈柑》:“(謝生母)老病不肯服藥,以夏月思生柑,不啻饑渴,謝生搏手策。”
    236

    常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īng wú chá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兵:戰爭;常:常規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孫武《孫子 虛實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趨下;兵之形,避實而擊虛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敵而制勝。故兵常勢,水常形;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,謂之神。”
    237

    是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wú shì c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一是處。形容全都是錯的,沒有一點對的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辛棄疾《浣溪沙 漫興作》詞:“一似舊時春意思,百是處老形骸,也曾頭上帶花來。”
    238

    他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é wú tā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除此之外沒有多余的東西。同“別長物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七卷:“伯桃視之,止有一塌,塌上堆積書卷,別他物。”
    239

    選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é wú xuǎn z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有別的選擇余地
    成語出處:
    瑪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我們別選擇,我們對那些企圖投敵的巴彥,只能采取情斗爭的對策!”
    240

    一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wú yī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失:差錯;過錯。形容十分把握;絕對不會出差錯。也作“百不一失”、“萬一失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裴铏《聶隱娘》:“(隱娘)一年后刺猿穴百一失。”
    * 關于無無的成語 形容無無的成語 描述無無的成語。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