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母親的成語 (28個)
-
1
母以子貴
- 成語拼音:
- mǔ yǐ zǐ guì
- 成語解釋:
- 母親因兒子的顯貴而顯貴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公羊傳 隱公元年》:“桓何以貴?母貴也。母貴則子何以貴?子以母貴,母以子貴。”
-
2
施衿結褵
- 成語拼音:
- shī jīn jié lí
- 成語解釋:
- 本指古代女子出嫁,母親將五彩絲繩和佩巾結于其身。后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教訓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詩 豳風 東山》:“之子于歸,皇駁其馬,親結其縭,九十其儀。”又《儀禮 士昏禮》:“母施衿結帨,曰:‘勉之敬之。夙夜毋違宮事。’”
-
3
嚴父慈母
- 成語拼音:
- yán fù cí mǔ
- 成語解釋:
- 嚴:嚴格;慈:慈愛。嚴厲的父親,慈祥的母親
- 成語出處:
- 晉·夏侯湛《昆弟誥》:“納誨于嚴父慈母。”
-
4
曾母投杼
- 成語拼音:
- zēng mǔ tóu zhù
- 成語解釋:
- 指曾參的母親聽到“曾參殺人”的傳聞接連三次,便信以為真,投杼而走,謂流言可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·秦策二》:“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參殺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殺人。’織自若。……其母懼,投杼逾墻而走。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,而三人疑之,則慈母不能信也。”
-
5
椿庭萱堂
- 成語拼音:
- chūn tíng xuān táng
- 成語解釋:
- 椿庭:比喻父親;萱堂:比喻母親。指父母雙親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歲為春,八千歲為秋。”
-
6
斷織之誡
- 成語拼音:
- duàn zhī zhī jiè
- 成語解釋:
- 孟子的母親用割斷織布機上的紗,使機上的紗不能成布的損失來告誡中途放棄學業的兒子。后用這個故事告誡中途輟學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劉向《列女傳 母儀傳》:“孟子之少也,既學而歸,孟母方績,問曰:'學何所至矣?'孟子曰:'自若也。'孟母以刀斷其織。孟子懼而問其故,孟母曰:'子之學,若吾斷斯織也。'”
-
7
兒行千里母擔憂
- 成語拼音:
-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
- 成語解釋:
- 兒女出門在外,母親總是不放心。形容母愛真摯
- 成語出處:
- 清 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24回:“你這個冤家,在何處飲酒,這早晚方回,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。”
-
8
賢妻良母
- 成語拼音:
- xián qī liáng mǔ
- 成語解釋:
- 既是丈夫的賢慧的妻子;又是孩子的善良的母親。舊時用以稱贊女子賢淑。
- 成語出處:
- 朱自清《房東太太》:“道地的賢妻良母,她是;這里可以看見中國那老味兒。”
-
9
恩逾慈母
- 成語拼音:
- ēn yú cí mǔ
- 成語解釋:
- 逾:超過。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。形容恩情深厚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》:“陛下恩逾慈母。”
-
10
畫荻和丸
- 成語拼音:
- huà dí huò wán
- 成語解釋:
- 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。同“畫荻丸熊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歐陽修幼時,母鄭氏以荻畫地教子讀書。唐 柳仲郢幼嗜學,母韓氏用熊膽和制丸子,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腦。郭沫若《虎符》附錄《寫作緣起》:“但要寫母愛,在兒女小的時候容易表現,如推干就濕、畫荻和丸之類,都是兒女小時的事。”
-
11
母慈子孝
- 成語拼音:
- mǔ cí zǐ xiào
- 成語解釋:
- 母親慈祥愛子,子女孝順父母,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·康誥》:“天惟與我彝。”孔傳:“天與民五常,使父義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。”
-
12
母儀之德
- 成語拼音:
- mǔ yí zhī dé
- 成語解釋:
- 母儀:作為母親的典范。母親的品德。泛指婦女的品德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光武郭皇后紀》:“好禮節儉,有母儀之德。”
-
13
如喪考妣
- 成語拼音:
- rú sàng kǎo bǐ
- 成語解釋:
- 妣:音比;考妣:舊時對父母死后的稱呼;父親死后叫考;母親死后叫妣。好像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和著急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舜典》:“二十有八載,帝乃殂落,百姓如喪考妣。”
-
14
若喪考妣
- 成語拼音:
- ruò sàng kǎo bǐ
- 成語解釋:
- 喪:死去;考:父親;妣:母親。好象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揚雄《元后誄》:“享國六十,殂落而崩。四海傷懷,擗踴拊心,若喪考妣,遏密八音。”
-
15
咽苦吐甘
- 成語拼音:
- yàn kǔ tǔ gān
- 成語解釋:
- 指母親自己吃粗劣食物,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嬰兒。形容母愛之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 禮儀志七》:“子之于母,慈愛特深;非母不育;推燥居濕,咽苦吐甘,生養勞瘁,恩斯極矣。”
-
16
畫荻丸熊
- 成語拼音:
- huà dí wán xióng
- 成語解釋:
- 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歐陽修幼時,母鄭氏以荻畫地教子讀書。唐 柳仲郢幼嗜學,母韓氏用熊膽和制丸子,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腦。清 章學誠《文史通義 古文十弊》:“抑思善相夫者,何必盡識鹿車鴻案?善教子者,豈皆熟記畫荻和丸?”
-
17
回干就濕
- 成語拼音:
- huí gàn jiù shī
- 成語解釋:
- 謂母親育兒時,讓嬰兒居干處,自己就濕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敦煌變文集·父母恩重經講經文》:“慈母德,實堪哀,十月三年受苦災;冒熱沖寒勞氣力,回干就濕費心懷。”
-
18
孟母三遷
- 成語拼音:
- mèng mǔ sān qiān
- 成語解釋:
-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,三次遷居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趙歧《孟子題詞》:“孟子生有淑質,幼被慈母三遷之教。”
-
19
暮云親舍
- 成語拼音:
- mù yún qīn shě
- 成語解釋:
- 親:父母,親人;舍:居所。比喻客居他鄉,思念親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康海《王蘭卿》第二折:“他那里眼巴巴望不見暮云親舍,想人生最苦離別,他可也官差不自由。”
-
20
升堂拜母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táng bài mǔ
- 成語解釋:
- 升:登上;堂:古代指宮室的前屋。拜見對方的母親。指互相結拜為友好人家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吳志·周瑜傳》:“堅子策,與瑜同年,獨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無通共。”
* 關于母親的成語 形容母親的成語 描述母親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