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明明知道的成語 (17個)
-
1
知而不言
- 成語拼音:
- zhī ér bù yán
- 成語解釋:
- 明明知道而不說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列御寇》:“知道易,勿言難。知而不言,所以之天也。”
-
2
裝聾賣傻
- 成語拼音:
- zhuāng lóng mài shǎ
- 成語解釋:
- 故意裝作聾子傻子。形容明明知道,假裝糊涂。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二二:“他應當鼓舞起他們的愛國心,告訴他們抵抗敵人,但是他自己怎么還在這里裝聾賣傻的教書,而不到戰場上去呢?”
-
3
明知故問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zhī gù wèn
- 成語解釋:
-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石玉困《三俠五義》:“見他這番光景,明知故問道:‘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?”
-
4
婦孺皆知
- 成語拼音:
- fù rú jiē zhī
- 成語解釋:
- 孺:小孩子。婦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。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簡單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93回:“果如張仙所言,形于詩歌,扮為雜劇,弄得婦孺皆知。”
-
5
不知所以
- 成語拼音:
- bù zhī suǒ yǐ
- 成語解釋:
- 所以:所由;原故。不知道原故;為什么會是這樣。形容人不明原故;感到意外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張彥遠《法書要錄 購蘭亭序》:“遽見追呼,不知所以。”
-
6
見微知著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wēi zhī zhù
- 成語解釋:
- 微:微小;著:明顯。看到一點苗頭;就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。
- 成語出處:
- 韓非《韓非子 說林上》:“圣人見微以知萌,見端以知末,故見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
-
7
見微知著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wēi zhī zhù
- 成語解釋:
- 微:微小;著:明顯。見到事情的一些苗頭,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。
- 成語出處:
- 韓非《韓非子 說林上》:“圣人見微以知萌,見端以知末,故見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
-
8
告往知來
- 成語拼音:
- gào wǎng zhī lái
- 成語解釋:
- 告訴了這一點,就可以知道另一點。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系,據此知彼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論語·學而》:“賜也,始可與言《詩》已矣,告諸往而知來者。”
-
9
家喻戶曉
- 成語拼音:
- jiā yù hù xiǎo
- 成語解釋:
- 喻:明白;曉:知道。家家都清楚;戶戶都知道。形容人人皆知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樓鑰《繳鄭熙等免罪》:“而遽有免罪之旨,不可以家諭戶曉,必有輕議于下者。”
-
10
下落不明
- 成語拼音:
- xià luò bù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下落:著落,去處。指不知道要尋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馬識途《清江壯歌》尾章:“我的女兒,從此下落不明。”
-
11
明恥教戰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chǐ jiào zhàn
- 成語解釋:
- 教導士兵作戰,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,因而能夠奮勇向前,殺敵取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明恥教戰,求殺敵也。”
-
12
明見萬里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jiàn wàn lǐ
- 成語解釋:
- 對于外界或遠方的情況,知道得很清楚。也比喻人有預見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漁《比目魚 征利》:“真可謂明見萬里,智察秋毫。”
-
13
臭名昭著
- 成語拼音:
- chòu míng zhāo zhù
- 成語解釋:
-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
- 成語出處:
-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:“他們是賀衷寒系統的人,在前方打狗吃,臭名昭著。”
-
14
昭然著聞
- 成語拼音:
- zhāo rán zhù wén
- 成語解釋:
- 昭然:明白的樣子;著聞:眾所聞知。指明明白白,大家都知道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光武帝傳》:“符瑞之應,昭然著聞。”
-
15
大白于天下
- 成語拼音:
- dà bái yú tiān xià
- 成語解釋:
- 大白:徹底明白,完全清楚;天下:全國。使全國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
- 成語出處:
-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19回:“吾輩救國護法之初衷,將無以大白于天下,而僉壬假借,得以自便私圖。”
-
16
懵懵懂懂
- 成語拼音:
- měng měng dǒng dǒng
- 成語解釋:
- 糊涂,不明事理。形容什么也不知道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二十八回:“呆子懵懵懂懂的,托著缽盂,拑著釘鈀,與沙僧徑直回來。”
-
17
不待蓍蔡
- 成語拼音:
- bù dài shī cài
- 成語解釋:
- 蓍蔡:同“蓍龜”,指卜筮。不用占卜就能知道吉兇。比喻事理極明顯
- 成語出處:
- 晉·袁宏《三國名臣序贊》:“公達潛朗,思同筮蔡。”
* 關于明明知道的成語 形容明明知道的成語 描述明明知道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