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有學問的成語 (28個)
-
1
載酒問字
- 成語拼音:
- zài jiǔ wèn zì
- 成語解釋:
- 指人有學問,常有人登門求教。也比喻勤學好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揚雄傳下》:“家素貧,嗜酒,人希至門。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。”又,“乃劉棻嘗從雄學作奇字。”
-
2
學問無止境
- 成語拼音:
- xué wèn wú zhǐ jìng
- 成語解釋:
- 止境:盡頭。學問是沒有盡頭的
- 成語出處:
-
3
不學無術
- 成語拼音:
- bù xué wú shù
- 成語解釋:
- 術:技術;技藝。沒有學問;沒有本領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霍光傳贊》:“然光不學亡術,暗于大理。”
-
4
不學無識
- 成語拼音:
- bù xué wú shí
- 成語解釋:
- 指沒有學問,缺乏見識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葉適《故樞密參政汪公墓志銘》:“大理少卿朱斐對上,指大理寺為詔獄。公論‘斐不自知職業何事,不學無識’,竟罷斐。”
-
5
學無常師
- 成語拼音:
- xué wú cháng shī
- 成語解釋:
- 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。即凡有點長處、學問的人都是老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論語·子張》:“夫子焉不學?而亦何常師之有?”
-
6
學業有成
- 成語拼音:
- xué yè yǒu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學業:學問。學問有所成就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陶宗儀《輟耕錄·孝感》:“雖夫人喜溢于中,不自知其然而然,亦先生學業有成所致與?”
-
7
酒酸不售
- 成語拼音:
- jiǔ suān bù shòu
- 成語解釋:
- 酒已經變酸了,依然賣不出去。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、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,使國君受到蒙蔽。后比喻經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》:“宋人有酤酒者,……著然不售,酒酸,怪其故,問其所知,問長者楊倩,……曰:'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?'曰:'人畏焉。……,而狗迎龁之,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。”
-
8
鴻儒碩學
- 成語拼音:
- hóng rú shuò xué
- 成語解釋:
- 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儒林傳序》:“鴻儒碩學,無乏于時。”
-
9
末學膚受
- 成語拼音:
- mò xué fū shòu
- 成語解釋:
- 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,只學到一點皮毛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張衡《東都賦》:“如客所謂末學膚受,貴耳而踐目者也。”
-
10
學海無涯
- 成語拼音:
- xué hǎi wú yá
- 成語解釋:
- 學問的海洋無邊無際。指對知識的學習永遠沒有止境。學海:指知識;涯:邊際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張岱《小序》:“學海無邊,書囊無底。世間書怎讀得盡。”
-
11
名士夙儒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shì sù rú
- 成語解釋:
- 名士:有名的人;夙儒:有學問的人。知名人士和老學者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蕭復傳》:“復衣垢弊,居一室,學自力,非名士夙儒不與游。”
-
12
學有專長
- 成語拼音:
- xué yǒu zhuān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專長:專門的學問和技能。形容在某一方面有專門知識或特殊才能
- 成語出處:
- 謝覺哉《心病還得心藥醫》:“難道他們都比你‘學有專長’嗎?”
-
13
談笑有鴻儒
- 成語拼音:
- tán xiào yǒu hóng rú
- 成語解釋:
- 鴻儒:大儒,有名的學者。與學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。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劉禹錫《陋室銘》:“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。”
-
14
經綸滿腹
- 成語拼音:
- jīng lún mǎn fù
- 成語解釋:
- 經綸:原指整理蠶線;理絲為經;編絲為綸;統稱為經綸。引申為規劃治理。比喻人富有治理國家的才能;也形容人很有學問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洪炎《西渡詩集 聞師川諫議至漳州作建除字詩十二韻迓之》:“滿腹懷經綸,筆間含露雨。”
-
15
敬賢禮士
- 成語拼音:
- jìng xián lǐ shì
- 成語解釋:
- 禮:以禮相待,尊重。士:古時稱有學問的人。尊重品德高尚、學識出眾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張軌傳》:“實子安遜,學尚明察,敬賢愛士,以秀才為郎中。”
-
16
滿腹經綸
- 成語拼音:
- mǎn fù jīng lún
- 成語解釋:
- 腹:肚子;經綸:理出絲緒叫經;編絲成繩叫綸。引申為人的才學、本領、謀略等。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惟敏《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集賢賓 題春園 浪里束煞》:“論英雄何必老林泉?滿腹經綸須大展,休負了蒼生之愿。”
-
17
學優才贍
- 成語拼音:
- xué yōu cái shàn
- 成語解釋:
- 贍:充裕。學問好,又富有才氣
- 成語出處:
- 《元史·李冶傳》:“素聞仁卿學優才贍,潛德不耀,久欲一見,其勿他辭。”
-
18
不知有漢,何論魏晉
- 成語拼音:
- bù zhī yǒu hàn,hé lùn wèi jìn
- 成語解釋:
- 不知道有漢朝,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。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,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。也形容知識貧乏,學問淺薄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:“先世避秦時亂,率妻子邑人,來此絕境,不復出焉,遂與外人間隔。問今是何世,乃不知不漢,何論魏晉。”
-
19
通文達禮
- 成語拼音:
- tōng wén dá lǐ
- 成語解釋:
- 謂有學問懂禮儀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荻岸山人《平山冷燕》第七回:“況甥女雖系一小小村女,然讀書識字,通文達禮,有才有德,不減古之列女,豈有上以白壁之姿,下就青衣之列?”
-
20
文人雅士
- 成語拼音:
- wén rén yǎ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有學問和處事修養的孤高的人
- 成語出處:
* 關于有學問的成語 形容有學問的成語 描述有學問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