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有情的成語 (17個)
-
1
有情有義
- 成語拼音:
- yǒu qíng yǒu yì
- 成語解釋:
- 對人有深厚感情和情義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12回:“后來細細訪問,方知果然不是拐子,倒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人。”
-
2
含情脈脈
- 成語拼音:
- hán qíng mò mò
- 成語解釋:
- 脈脈:互相對視。帶有情感而互相凝視。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對意中人稍帶嬌羞但又無限關切的表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德裕《二芳叢賦》:“一則含情脈脈,如有思而不得,類西施之容冶。”
-
3
落花有意,流水無情
- 成語拼音:
- luò huā yǒu yì,liú shuǐ wú qí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這一方面有情,那一方面無意(多指男女戀愛)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卷五十 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》:“落花有意隨流水,流水無情戀落花。”
-
4
天若有情天亦老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
- 成語解釋:
- 天倘若有情意,也會因悲傷而衰老的。常用以形容強烈的傷感情緒。也指自然法則是塢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賀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:“衰蘭送客咸陽道,天若有情天亦老。”
-
5
殘酷無情
- 成語拼音:
- cán kù wú qíng
- 成語解釋:
- 殘忍冷酷,沒有任何情面
- 成語出處:
- 林語堂《憶狗肉將軍》:“有不少傳說談到這位狗肉將軍的殘酷無情的忠實。”
-
6
無情無義
- 成語拼音:
- wú qíng wú yì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一點情義。形容冷酷無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你直如此狠毒,也被人笑話,說你無情無義。”
-
7
薄情無義
- 成語拼音:
- báo qíng wú yì
- 成語解釋:
- 薄:淡薄。感情淡薄,沒有情義。常指對于生離死別的事無動于衷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十九回:“寶玉聽了自思道:‘誰知這樣一個人,這樣薄情無義呢!’”
-
8
人情之常
- 成語拼音:
- rén qíng zhī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通常情況下人們共有的情理或態度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司馬光《應詔論體要》:“凡用一人,必或以為賢,或以為不肖,此固人情之常,自古而然,不足怪也。”
-
9
節中長節
- 成語拼音:
- jié zhōng zhǎng jié
- 成語解釋:
- 節:竹節。枝節中又長出枝杈。比喻在已有的情節中又生出新的情節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格局》:“十出以后,皆是枝外生枝,節中長節,如遇行路之人,非止不問姓字,并形體面目皆可不必認矣。”
-
10
楚楚有致
- 成語拼音:
- chǔ chǔ yǒu zh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陳列整齊,富有情趣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余懷《板橋雜記·麗品》:“所居曲房密室,帷帳尊彝,楚楚有致。”
-
11
劍膽琴心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dǎn qín xī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既有情致,又有膽識(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)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吳萊《歲晚恍然有懷》詩:“小榻琴心展,長纓劍膽舒。”
-
12
饑附飽揚
- 成語拼音:
- jī fù bǎo yáng
- 成語解釋:
- 附:依附,歸附;揚:飛揚。指不得志時即來依附,得志時便遠走高飛。比喻人貪婪自私,沒有情義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房玄齡《晉書·慕容垂載記》:“且垂猶鷹也饑則附人,飽便高揚。”
-
13
空空蕩蕩
- 成語拼音:
- kōng kōng dàng dà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冷冷清清,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
- 成語出處:
-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121章:“屋子里空空蕩蕩,冷冷清清。”
-
14
沒撩沒亂
- 成語拼音:
- méi liáo méi luàn
- 成語解釋:
- 指沒有情緒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七回:“過了兩三日,眾多閑漢都來伺候,見衙內心焦,沒撩沒亂,眾人散了。”
-
15
琴心劍膽
- 成語拼音:
- qín xīn jiàn dǎ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既有情致,又有膽識(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)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吳萊《寄董與幾》詩:“小榻琴心展,長纓劍膽舒。”
-
16
五十步笑百步
- 成語拼音:
-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
- 成語解釋:
- 敗逃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逃一百步的人。比喻缺點或錯誤性質相同,只有情節或重或輕的區別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棄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則何如?”
-
17
以五十步笑百步
- 成語拼音:
- yǐ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
- 成語解釋:
- 作戰時敗逃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逃一百步的人。比喻缺點或錯誤性質相同,只有情節或重或輕的區別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棄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則何如?”
* 關于有情的成語 形容有情的成語 描述有情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