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木木的成語 (170個)
-
1
朽木糞土
- 成語拼音:
- xiǔ mù fèn tǔ
- 成語解釋:
- 朽木:爛木頭;糞土:臟土臭泥。比喻不堪造就、對社會沒有用處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公冶長》:“宰予晝寢,子曰:‘朽木不可雕也,糞土之墻不可杇也,于予與何誅。’”
-
2
鳴于喬木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yú qiáo mù
- 成語解釋:
- 《詩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鳥鳴嚶嚶。出自幽谷,遷于喬木。”后以“鳴于喬木”比喻仕進達于高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鳥鳴嚶嚶。出自幽谷,遷于喬木。”
-
3
心非木石
- 成語拼音:
- xīn fēi mù shí
- 成語解釋:
- 木石:木頭和石頭。指人有思想感情,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,不同于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書·文帝紀》:“縱使木石為心,猶當知感;況在生靈,安能無愧!”
-
4
直木必伐
- 成語拼音:
- zhí mù bì fá
- 成語解釋:
- 直木:筆直的樹木;伐:砍。成材的樹必被砍伐。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逸周書·周祝》:“甘泉必竭,直木必伐。”《莊子·山木》:“是故其行列不斥,而外人卒不得害,是以免于患。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”
-
5
枯木朽株
- 成語拼音:
- kū mù xiǔ zhū
- 成語解釋:
- 朽:腐爛。株:露出地面的樹樁。枯朽的樹木。比喻老弱無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鄒陽《獄中上梁王書》:“故有人先談,則以枯木朽株,樹功而不忘。”
-
6
木朽不雕
- 成語拼音:
- mù xiǔ bù diāo
- 成語解釋:
- 朽:爛;雕:雕刻。朽壞的木頭無法雕刻。比喻人不上進,不可造就
- 成語出處:
- 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木朽不雕,世衰難佐,將軍雖欲委忠難佐之朝,雕畫朽敗之木,猶逆坂而走丸,必不可也。”
-
7
槃木朽株
- 成語拼音:
- pán mù xiǔ zhū
- 成語解釋:
- 不成材的曲木、朽木。比喻劣材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孟嘗》:“槃木朽株,為萬乘用者,左右為之容耳。”
-
8
亡猿禍木
- 成語拼音:
- wáng yuán huò mù
- 成語解釋:
- 《淵鑒類函》卷四三二引《汀州志》:“唐大歷中,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,里人欲伐木殺之。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。里人懼,亟走救火,于是群猴脫去。”后因以“亡猿禍木”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淵鑒類函》卷四三二引《汀州志》:“唐大歷中,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,里人欲伐木殺之。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。里人懼,亟走救火,于是群猴脫去。”
-
9
朽木不雕
- 成語拼音:
- xiǔ mù bù diāo
- 成語解釋:
- 朽壞的木頭無法雕刻。比喻人不上進,無法成材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公冶長》:“朽木不可雕也,糞土之墻,不可圬也。”
-
10
心如木石
- 成語拼音:
- xīn rú mù shí
- 成語解釋:
- 心靈像樹木石頭一樣,毫無情感、欲念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五燈會元 百丈懷海禪師》:“一切諸法,莫記憶,莫緣念,放舍身心,令其自在,心如木石,無所辨別。”清 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四》:“君不以異類見薄,故為悅己者容,北室生心如木石,吾安敢近?”
* 關于木木的成語 形容木木的成語 描述木木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