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木木的成語 (170個)
-
141
木猴而冠
- 成語拼音:
- mù hóu ér guàn
- 成語解釋:
-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。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。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沈采《千金記·會宴》:“項王乃是木猴而冠,不足謀天下矣。”
-
142
麻木不仁
- 成語拼音:
- má mù bù rén
- 成語解釋:
-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7回:“天下作女孩兒的,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,是個女兒便有個女兒情態。”
-
143
木魅山鬼
- 成語拼音:
- mù mèi shān guǐ
- 成語解釋:
- 魅:物老成精。指山林的鬼怪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鮑照《蕪城賦》:“木魅山鬼,野鼠城狐。”
-
144
墓木已拱
- 成語拼音:
- mù mù yǐ gǒng
- 成語解釋:
- 拱:兩手合圍。墳墓旁的樹已有合抱粗了。形容人已死去多年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爾何知?中壽,爾墓之木拱矣。”
-
145
木強少文
- 成語拼音:
- mù qiáng shǎo wén
- 成語解釋:
- 木強:性格質直剛強;少文:禮節少。形容為人質樸倔強,不講文采和禮教
- 成語出處:
- 章炳麟《革命之道德》:“漢祖所任用者,上自蕭何、曹參,其下至于王陵、周勃、樊噲、夏侯嬰之徒,大抵木強少文,不識利害。”
-
146
木石心腸
- 成語拼音:
- mù shí xīn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心腸硬,不為情感所動
- 成語出處:
- 清 洪楝園《后南柯 辭職》:“雖木石心腸,亦為之動。”
-
147
木形灰心
- 成語拼音:
- mù xíng huī xīn
- 成語解釋:
- 形:形體。比喻不受外物干擾,意志堅定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白居易《答戶部崔侍郎書》:“又或杜門隱己,塊然自居,木形灰心,動逾旬月。”
-
148
木秀于林,風必摧之
- 成語拼音:
- mù xiù yú lín,fēng bì cuī zhī
- 成語解釋:
- 秀:出眾;摧:毀壞。林中最高的樹必定先遭到大風的摧毀。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議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·魏·李康《運命論》:“故木秀于林,風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眾必非之。”
-
149
鳴雁直木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yàn zhí mù
- 成語解釋:
- 古人認為雁隨陽而處,木隨陽而直。比喻良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梁書·袁昂傳》:“臣東國賤人,學行何取,既殊鳴雁直木,故無結綬彈冠。”
-
150
蚍蜉撼大木
- 成語拼音:
- pí fú hàn dà mù
- 成語解釋:
- 撼:搖動。螞蟻想搖動大樹。比喻不自量力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趙與時《賓退錄》第二卷:“蚍蜉撼大木,多見不知量也。”
-
151
入木三分
- 成語拼音:
- rù mù sān fēn
- 成語解釋:
- 本指書法筆力蒼勁有力。后比喻見解透徹;議論深刻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張懷瓘《書斷 王羲之》:“王羲之書祝版,工人削之,筆入木三分。”
-
152
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
- 成語拼音:
- shí nián shù mù,bǎi nián shù rén
- 成語解釋:
- 樹:培植,培養。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。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管仲《管子 權修》:“一年之計,莫如樹谷;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終身之計,莫如樹人。”
-
153
池魚林木
- 成語拼音:
- shi yú lín m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無辜而受連累,遭禍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:“楚王亡其猿,而林木為之殘;宋君亡其珠,池中魚為之殫。”
-
154
聲振林木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zhèn lín mù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歌聲或樂器聲高亢宏亮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湯問》:“餞于郊衢,撫節悲歌,聲振林木,響遏行云。”
-
155
土牛木馬
- 成語拼音:
- tǔ niú mù mǎ
- 成語解釋:
- 泥塑的牛,木做的馬。比喻沒有實用的東西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關尹子 八籌》:“知物之偽者,不必去物,譬如見土牛木馬,雖情存牛馬之名,而心忘牛馬之實。”
-
156
泰山梁木
- 成語拼音:
- tài shān liáng mù
- 成語解釋:
- 象泰山崩塌,梁木毀壞一樣。比喻偉人死亡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負手曳杖,消搖于門,歌曰:‘泰山其頹乎!染木其壞乎!哲人其萎乎!’”
-
157
鐵心木腸
- 成語拼音:
- tiě xīn mù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鐵心石腸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趙令畤《侯鯖錄》卷三:“王介甫少時作《石榴花》……此老風味不薄,豈鐵心木腸者哉。”
-
158
朽木生花
- 成語拼音:
- xiǔ mù shēng huā
- 成語解釋:
- 指由枯轉榮,比喻事物得以新生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漁《比目魚·假神》:“朽木生花,白骨生肌,都虧你再把鴻鈞鑄。”
-
159
心如槁木
- 成語拼音:
- xīn rú gǎo mù
- 成語解釋:
- 猶心若死灰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70回:“那個夸說李家小姐標致,說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,心中活潑起來。”
-
160
依草附木
- 成語拼音:
- yī cǎo fù mù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鬼神有所依憑,擅作威福。后比喻憑借他人勢力,為非作歹。也比喻不能自立,依靠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康進之《李逵負荊》第二折:“想必有那依草附木,冒著俺家名姓,做這等事情的,也不可知。”
* 關于木木的成語 形容木木的成語 描述木木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