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來往的成語 (30個)
-
1
一來二往
- 成語拼音:
- yī lái èr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來來往往次數多
- 成語出處:
- 劉斯奮《白門柳·雞鳴風雨》第一章:“只因路上種種勞苦波折,常需互相照應,一來二往,也就近乎起來。”
-
2
南來北往
- 成語拼音:
- nán lái běi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有的從南往北,有的從北往南。也泛指來來往往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葉適《修路疏》:“南來北往,何憂帶水拖泥;朝去暮來,不到撞頭磕腦。”
-
3
來來往往
- 成語拼音:
- lái lái wǎng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多次來和去交往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3回:“兩個在陣前,來來往往,番番復復,攪做一團,扭做一塊。”
-
4
信使往來
- 成語拼音:
- xìn shǐ wǎng lái
- 成語解釋:
- 信使:傳遞消息或承擔使命的使者。使者來來往往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王夫之《讀通鑒論·陳宣帝》:“信使往來,禮文相匹。”
-
5
常來常往
- 成語拼音:
- cháng lái cháng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經常來往或訪問的行動、習慣或事例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02回:“想這許多妖怪在園里,還了得!頭里人多陽氣重,常來常往不打緊。”
-
6
你來我往
- 成語拼音:
- nǐ lái wǒ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相互來往。多指親朋好友之間交往頻繁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郭勛《英烈傳》第43回::“胡深就把大刀抵住,你東我西,你來我往,戰上五十余合。”
-
7
信使往還
- 成語拼音:
- xìn shǐ wǎng huán
- 成語解釋:
- 信使:傳遞消息或承擔使命的使者。使者來來往往
- 成語出處:
-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32章:“我景仰中山先生幾己二十年,信使往還者已多年,但我一直沒有得著見他面的機會。”
-
8
南來北去
- 成語拼音:
- nán lái běi qù
- 成語解釋:
- 泛指來來往往
- 成語出處:
- 元·賈仲名《對玉梳》第三折:“這里是大道官塘,怎沒個行人南來北去。”
-
9
南去北來
- 成語拼音:
- nán qù běi lái
- 成語解釋:
- 指來來往往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杜牧《漢江》:“南去北來人自老,夕陽長送釣船歸。”
-
10
人來客往
- 成語拼音:
- rén lái kè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指禮節性的應酬往來。也指來往客人很多。同“人來客去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十回:“偶然在家空閑兩日,又得分撥家事,整理行囊。再加上人來客往,道乏辭行,轉眼間早已假期將滿。”
-
11
明來暗往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lái àn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公開或暗地里來往。形容關系密切,往來頻繁。
- 成語出處:
-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120章:“馬小辮跟馬之悅明來暗往,大伙兒嘴上不說,心里都有數目字兒。”
-
12
冠蓋往來
- 成語拼音:
- guān gài wǎng lái
- 成語解釋:
- 冠:禮帽;蓋:車蓬;冠蓋:借指官吏。指官吏們經常來往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14回:“長安城中,乃冠蓋往來之地。”
-
13
過從甚密
- 成語拼音:
- guò cóng shèn mì
- 成語解釋:
- 過從:交往,來往。相互往來很多,關系密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·王師竹宮遮》:“信陽王師竹宮遮,與先人最相善,且不拘詞林前后輩俗體,博洽虛心,過從甚密。”
-
14
東來西去
- 成語拼音:
- dōng lái xī qù
- 成語解釋:
- 謂行人來來往往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商隱《關門柳》詩:“永定河邊一行柳,依依長發故年春。東來西去人情薄,不為清陰減路塵。”
-
15
人來客去
- 成語拼音:
- rén lái kè qù
- 成語解釋:
- 指禮節性的應酬往來。也指來往客人很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一零回:“媽媽睡罷,一天到晚人來客去的也乏了,歇歇罷。”
-
16
跑江湖
- 成語拼音:
- pǎo jiāng hú
- 成語解釋:
- 指舊時以賣藝、算卦、相面、賣藥等為職業,來往各地謀求生活
- 成語出處:
- 劉知俠《鐵道游擊隊》第17章:“可是由于他和跑江湖的各式人等都有來往,在荒亂年月也不敢得罪他。”
-
17
兩國交兵,不斬來使
- 成語拼音:
- liǎng guó jiāo bīng,bù zhǎn lái shǐ
- 成語解釋:
- 指作戰雙方不能殺來往的使者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55回:“兩國交兵,不斬來使,我們派個人去是決計不要緊的。”
-
18
兩國相戰,不斬來使
- 成語拼音:
- liǎng guó xiāng zhàn,bù zhǎn lái shǐ
- 成語解釋:
- 指作戰雙方不能殺來往的使者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69回:“自古‘兩國相戰,不斬來使’。于禮不當。”
-
19
轂交蹄劘
- 成語拼音:
- gū jiāo tí jīn
- 成語解釋:
- 行車交錯,馬蹄磨削。形容車馬來往頻繁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顧炎武《菰中隨筆》:“忠穆公曾牧梁州,以褒城控三節度治所,龍節虎旗,馳驛奔軺,以去以來,轂交蹄劘,由是崇侈其繹,以示雄大。”
-
20
函電交馳
- 成語拼音:
- hán diàn jiāo chí
- 成語解釋:
- 函:信件;電:電報。指來往信件情報頻繁
- 成語出處:
-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4回:“請了英、俄、法、德各國出來,竭力調停,口舌焦敝,函電交馳。”
* 關于來往的成語 形容來往的成語 描述來往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