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樹根的成語 (21個)
-
1
樹倒根摧
- 成語拼音:
- shù dǎo gēn cuī
- 成語解釋:
- 樹干傾倒,樹根毀壞。比喻人年邁體衰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李壽卿《度柳翠》第三折:“柳翠也,只怕你春歸人老,樹倒根摧。”
-
2
樹高千丈,葉落歸根
- 成語拼音:
- shù gāo qiān zhàng,yè luò guī gēn
- 成語解釋:
- 樹長得再高,落葉還是要回到樹根。比喻離開故土時間再長,最后還是要回歸故土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平妖傳》第八回:“常言道:‘樹高千丈,葉落歸根’,這小廝怕養不大。”
-
3
根朽枝枯
- 成語拼音:
- gēn xiǔ zhī kū
- 成語解釋:
- 朽:腐爛;枯:枯槁。樹根腐爛了,樹枝就會枯萎。比喻事物失去了根本或在根本上出現問題,就會走向衰亡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56卷:“此氣是人之根本,根本若絕,則藏腑筋脈如枝葉,根朽枝枯,亦以明矣。”
-
4
根深葉茂
- 成語拼音:
- gēn shēn yè mào
- 成語解釋:
- 樹根扎得深;樹葉才能茂盛。比喻根基深厚;事物才發達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張說《起義堂頌》:“若夫修德以降命,奉命以造邦,源浚者流長,根深者葉茂,天人報應,豈相遠哉。”
-
5
落葉歸根
- 成語拼音:
- luò yè guī gēn
- 成語解釋:
- 樹葉落到樹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。多指客居異鄉的人;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王世貞《鳴鳳記》第38出:“落葉歸根,豐城劍回。”
-
6
源遠根深
- 成語拼音:
- yuán yuǎn gēn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源:水流所從出。水源很遠,樹根很深。比喻基礎牢固
- 成語出處:
- 北周·庚信《微調曲》:“水波瀾者,源必遠;樹扶疏者,根必深。”
-
7
深根固柢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gēn gù dǐ
- 成語解釋:
- 柢:樹根。使根基深固,不易動搖。比喻基礎穩固,不容易動搖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有國之母,可以長久,是謂深根固柢,長生久視之道。”
-
8
本末倒置
- 成語拼音:
- běn mò dào zhì
- 成語解釋:
-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
- 成語出處:
- 金 無名氏《綏德州新學記》:“而牧之者當奉教化宣之于民……然非知治之番,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。”
-
9
本盛末榮
- 成語拼音:
- běn shèng mò róng
- 成語解釋:
- 本:指樹根;末;指樹梢;榮:草木茂盛。樹根發達,枝葉才能繁茂。指對待事物要看重根本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班固《泗水亭碑銘》:“源清流潔,本盛末榮。”
-
10
盤根錯節
- 成語拼音:
- pán gēn cuò jié
- 成語解釋:
- 盤:彎曲;錯:交錯;節:枝節。樹根彎曲;枝節交錯。形容縱橫交錯;密密麻麻。也比喻事物關系錯綜繁雜;難以處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袁宏《后漢紀 安帝紀一》:“不遇盤根錯節,無以別堅利,此乃吾立功之秋,怪吾子以此相勞也。”
-
11
拔本塞源
- 成語拼音:
- bá běn sè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本:根本,根源。拔起樹根,塞住水源。比喻防患除害要從根本上打主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慕容垂載記》:“將軍欲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者,自可任將軍兵勢,何復多云。”
-
12
拔本塞原
- 成語拼音:
- bá běn sè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本:樹根;原:根源。比喻背棄根本,或鏟除事物發生的根源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猶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謀主也。伯父若裂冠毀冕,拔本塞原,專棄謀主,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?”
-
13
朽木枯株
- 成語拼音:
- xiǔ mù kū zhū
- 成語解釋:
- 株:樹根。朽爛的樹根,枯干的樹木。比喻老朽無能之輩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康海《中山狼》第三折:“俺道您瓊材玉樹,卻元是朽木枯株。”
-
14
探本窮源
- 成語拼音:
- tàn běn qióng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探:求索。本:樹根。窮:探尋。源:水源。尋找樹根水源。比喻探求、追溯事物的根本。亦作“探本溯源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51回:“一來可以擴擴眼界,長長見識。二來也可以把這工藝一項探本窮源。”
-
15
探本溯源
- 成語拼音:
- tàn běn sù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探:求索。尋找樹根水源。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
- 成語出處:
- 劉葉秋《中國字典史略》第五章第三節:“它對詞語的探本溯源工作,作得還不到家。”
-
16
無源之水,無本之木
- 成語拼音:
- wú yuán zhī shuǐ,wú běn zhī mù
- 成語解釋:
- 源:水源;本:樹根。沒有源頭的水,沒有根的樹。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猶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。”
-
17
追本求源
- 成語拼音:
- zhuī běn qiú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本:樹根。追究事情發生的根源
- 成語出處:
-
18
綢繆桑土
- 成語拼音:
- chóu móu sāng dù
- 成語解釋:
- 綢繆:緊密纏縛;土:同“杜”,樹根。比喻事前做好準備工作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豳風·鴟鸮》:“迨天之未陰雨,徹彼桑土,綢繆牖戶。”
-
19
泛萍浮梗
- 成語拼音:
- fàn píng fú gěng
- 成語解釋:
- 浮動在水面的萍草和樹根。比喻蹤跡漂泊不定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徐夤《別》詩:“酒盡欲終問后期,泛萍浮梗不勝悲。”
-
20
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
- 成語拼音:
- liè guān huǐ miǎn,bá běn sāi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冕: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;本:樹根。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,侵犯天子的直接領地。后用作臣下推翻國君,奪取王位的代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昭公九年》:“伯父若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,專棄謀主,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?”
* 關于樹根的成語 形容樹根的成語 描述樹根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