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栗栗的成語 (9個)
-
1
戰戰栗栗
- 成語拼音:
- zhàn zhàn lì l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戰戰栗栗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戰戰栗栗,日慎一日。”
-
2
栗栗危懼
- 成語拼音:
- lì lì wēi jù
- 成語解釋:
- 栗栗:發抖的樣子。形容非常害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湯浩》:“栗栗危懼,若將隕于深淵。”
-
3
火中取栗
- 成語拼音:
- huǒ zhōng qǔ lì
- 成語解釋:
- 偷取爐火里烤熟的栗子。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;自己上了當;卻一無所得。
- 成語出處:
- 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 封丹的寓言《猴子與貓》載: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,栗子讓猴子吃了,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
-
4
股戰而栗
- 成語拼音:
- gǔ zhàn ér lì
- 成語解釋:
- 戰:怕;栗:發抖。兩腿發抖,不停地哆嗦。形容恐懼異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齊悼惠王世家》:“(魏勃)因退立,股戰而栗,恐不能言者,終無它語。”
-
5
不寒而栗
- 成語拼音:
- bù hán ér lì
- 成語解釋:
- 寒:寒冷;栗:發抖。不是因為寒冷而發抖。形容恐懼到了極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酷吏列傳》:“是日皆報殺四百馀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。”
-
6
膚粟股栗
- 成語拼音:
- fū sù gǔ lì
- 成語解釋:
- 皮膚上起疙瘩,大腿發抖。形容非常恐懼。
- 成語出處:
- 梁啟超《新民說·論私德》:“夫至以行惡為榮,則洪水猛獸,足喻斯慘耶?君子念此,膚粟股栗矣。”
-
7
汗洽股栗
- 成語拼音:
- hàn qià gǔ lì
- 成語解釋:
- 汗流浹背,兩腿顫抖。形容害怕、恐懼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陸游《跋韓立道所藏蘭亭序》:“雖單于不覺自失,況余子有不汗洽股栗者?”
-
8
陸詟水栗
- 成語拼音:
- lù zhé shuǐ lì
- 成語解釋:
- 謂聲威遠播,四方畏服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班固《東都賦》:“陸詟水栗。”
-
9
戰栗失箸
- 成語拼音:
- zhàn lì shī zhù
- 成語解釋:
- 戰栗:恐懼的樣子;箸:筷子。害怕得連手里的筷子都掉了。形容嚇得失去了常態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先主傳》:“先主未發,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與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數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”
* 關于栗栗的成語 形容栗栗的成語 描述栗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