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格格的成語 (41個)
-
1
格不相入
- 成語拼音:
- gé bù xiāng rù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格格不入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而已集·讀書雜談》:“如果專是請教別人,則各人的嗜好不同,總是格不相入的。”
-
2
捍格不入
- 成語拼音:
- hàn gé bù rù
- 成語解釋:
- 捍:絕;格:堅硬;捍格:相互抵觸,格格不入。過于堅硬而難于深入。形容彼此意見完全不合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·學記》:“發然后禁,則捍格而不勝。”鄭玄注:“捍:堅不可入之貌。”
-
3
不名一格
- 成語拼音:
- bù míng yī gé
- 成語解釋:
- 指不局限于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錢泳《履園叢話 收藏 元》:“有元一代畫家,全講氣韻,不名一格,實能超出唐、宋人刻畫之習。”
-
4
捍格不通
- 成語拼音:
- hàn gé bù tōng
- 成語解釋:
- 捍格:互相抵觸,格格不入。固執成見,不能變通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一回:“其余十八行省,那一處不是執迷不化,捍格不通呢?”
-
5
獨具一格
- 成語拼音:
- dú jù yī gé
- 成語解釋:
- 單獨有一種特別的風格、格調
- 成語出處:
-
6
格格不吐
- 成語拼音:
- gé gé bù tǔ
- 成語解釋:
- 謂有所格礙,不能盡情論述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何焯《義門讀書記·元豐類稿》:“《上歐陽舍人書》文弱而碎,其論事又格格不吐,此少作故也。”
-
7
格格不納
- 成語拼音:
- gé gé bù nà
- 成語解釋:
- 謂難以接受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昭槤《嘯亭雜錄·詩文澀體》:“其《新唐書》好用僻字澀句,以矜其博,使人讀之,胸臆間格格不納,殊不爽朗。”
-
8
格格不入
- 成語拼音:
- gé gé bù rù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彼此不協調;不相容。格格:阻礙;隔閡。入:融洽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袁枚《寄房師鄧遜齋先生》:“以前輩之典型,合后來之花樣,自然格格不入。”
-
9
方枘圓鑿
- 成語拼音:
- fāng ruì yuán záo
- 成語解釋:
- 枘:榫頭;圓鑿:圓榫眼;卯眼。方形的榫頭;圓形的卵眼。比喻格格不入、不相容、不適宜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持方枘欲內圜鑿,其能入乎?”
-
10
方鑿圓枘
- 成語拼音:
- fāng záo yuán ruì
- 成語解釋:
-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枘裝不進圓鑿。比喻格格不入,不能相合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楚·宋玉《九辨》:“圓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。”
* 關于格格的成語 形容格格的成語 描述格格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