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桑樞的成語 (6個)
-
1
甕牖桑樞
- 成語拼音:
- wèng yǒu sāng shū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甕牖繩樞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馬致遠《薦福碑》第一折:“我可使望蘭堂畫閣,劃地著我甕牖桑樞。”
-
2
蓬戶桑樞
- 成語拼音:
- péng hù sāng shū
- 成語解釋:
- 蓬戶:蓬草做的門。用蓬草編門,用桑樹作門。指貧苦人家的住房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江淹《詣建平王上書》:“下官本蓬戶桑樞之人,布衣韋帶之士。”
-
3
桑樞甕牖
- 成語拼音:
- sāng shū wěng yǒu
- 成語解釋:
- 樞:門上的轉軸;甕牖:簡陋的窗戶。用桑樹做門軸,用瓦罐做窗戶,比喻貧苦之家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讓王》:“蓬戶不完,桑以為樞機而甕牖,二室,褐以為塞。”
-
4
桑樞韋帶
- 成語拼音:
- sāng shū wéi dài
- 成語解釋:
- 《莊子 讓王》:“原憲居魯……桑以為樞。”漢賈山《至言》:“夫布衣韋帶之士,修身于內,成名于外。”桑樞,桑木的門軸。韋帶,無飾的皮革腰帶。后因以“桑樞韋帶”形容貧家寒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讓王》:“原憲居魯……桑以為樞。”漢賈山《至言》:“夫布衣韋帶之士,修身于內,成名于外。”
-
5
桑戶棬樞
- 成語拼音:
- sāng hù juàn shū
- 成語解釋:
- 以桑枝為門,木條為樞。形容居處簡陋,家境貧寒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秦策》:“目夫蘇秦,特窮巷掘門、桑戶棬樞之士耳。”
-
6
桑戶蓬樞
- 成語拼音:
- sāng hù péng shū
- 成語解釋:
- 編桑枝為門,立蓬條為樞。形容家境貧窮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梁辰魚《浣紗記·遣求》:“假如原憲是個善士,桑戶蓬樞,顏淵是一個好人,簞食瓢飲。”
* 關于桑樞的成語 形容桑樞的成語 描述桑樞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