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橋梁的成語 (12個)
-
1
修橋補路
- 成語拼音:
- xiū qiáo bǔ lù
- 成語解釋:
- 修建橋梁,補好道路。舊喻熱心公益,解囊行善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看錢奴》第一折:“我賈仁也會齋僧布施,蓋寺建塔,修橋補路,惜孤念寡,敬老憐貧。”
-
2
船到橋門自然直
- 成語拼音:
-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rán zhí
- 成語解釋:
- 橋:橋梁。比喻事先不必多慮,問題自會得到解決
- 成語出處:
- 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二幕:“黃二官,不要這樣想,‘船到橋門自然直’,我們慢慢的總會有法子好想。”
-
3
船到橋頭自會直
- 成語拼音:
- chuán dào qiáo tóu zì huì zhí
- 成語解釋:
- 橋:橋梁。比喻事先不必多慮,問題自會得到解決
- 成語出處:
- 程樹榛《鋼鐵巨人》:“俗語說,船到橋頭自會直,那就到哪會說哪會話吧!”
-
4
逢山開道,遇水造橋
- 成語拼音:
- féng shān kāi dào,yù shuǐ zào qiáo
- 成語解釋:
- 逢:遭逢,遇見。遇到山則打通道路,遇見水則架起橋梁。比喻不畏艱險,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
- 成語出處:
-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七章:“奉旨出朝,地動山搖,逢山開道,遇水造橋。”
-
5
逢山開路,遇水疊橋
- 成語拼音:
- féng shān kāi lù,yù shuǐ dié qiáo
- 成語解釋:
- 逢:遭逢,遇見。遇到山則打通道路,遇見水則架起橋梁。比喻不畏艱險,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50回:“軍旅逢山開路,遇水疊橋,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!”
-
6
逢山開路,遇水迭橋
- 成語拼音:
- féng shān kāi lù,yù shuǐ dié qiáo
- 成語解釋:
- 逢:遭逢,遇見;迭:一層加上一層。遇到山則打通道路,遇見水則架起橋梁。比喻不畏艱險,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三千鴉兵為先鋒,逢山開路,遇水迭橋。”
-
7
船到橋門自會直
- 成語拼音:
-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huì zhí
- 成語解釋:
- 橋:橋梁。比喻事先不必多慮,問題自會得到解決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賽會》:“算了罷!船到橋門自會直!忘八才去趕他媽媽的夜市!”
-
8
搭橋牽線
- 成語拼音:
- dā qiáo qiān xiàn
- 成語解釋:
- 搭橋:架設橋梁;牽線:指從中介紹。比喻為促成某事而做中介工作
- 成語出處:
-
9
據水斷橋
- 成語拼音:
- jù shuǐ duàn qiáo
- 成語解釋:
- 依靠河道阻斷橋梁。形容膽識過人,勇敢善戰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張飛傳》:“飛據水斷橋,嗔目橫矛曰:‘某是張益德也,可來共決死!’”
-
10
架海金梁
- 成語拼音:
- jià hǎi jīn liáng
- 成語解釋:
- 梁:橋梁。架在海上的金橋。比喻能夠身肩重任的棟梁之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30回:“一個是擎天玉柱,一個是架海金梁。”
-
11
濠梁觀魚
- 成語拼音:
- háo liáng guān yú
- 成語解釋:
- 濠:水名;梁:橋梁。在濠水的橋梁上觀魚。形容悠然自得,寄情物外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秋水》:“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莊子曰:‘倏魚出游從容,是魚之樂也。’惠子曰:‘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?’莊子曰:‘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魚之樂?’”
-
12
尾生抱柱
- 成語拼音:
- wěi shēng bào zhù
- 成語解釋:
- 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梁相會,久候女子不到,水漲,乃抱橋柱而死。典出《莊子·盜跖》。后用以比喻堅守信約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 盜跖》:“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
* 關于橋梁的成語 形容橋梁的成語 描述橋梁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