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歌聲的成語 (37個)
-
1
歌聲繞梁
- 成語拼音:
- gē shēng rào liáng
- 成語解釋:
- 繞:回旋;梁:房屋的大梁。歌聲回旋于房梁之間。形容歌聲優美動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列子·湯問》:“昔韓娥東之齊,匱糧,過雍門,鬻歌假食,既去,而余音繞梁欐,三日不絕。”
-
2
驚起梁塵
- 成語拼音:
- jīng qǐ liáng chén
- 成語解釋:
- 《太平御覽》卷五七二引漢劉向《別錄》:“漢興以來,善歌者魯人虞公,發聲清哀,蓋動梁塵。”后因以“驚起梁塵”形容歌聲高妙動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太平御覽》卷五七二引漢·劉向《別錄》:“漢興以來,善歌者魯人虞公,發聲清哀,蓋動梁塵。”
-
3
鶯聲燕語
- 成語拼音:
- yīng shēng yàn yǔ
- 成語解釋:
- 鶯:黃鸝。燕子的話語,黃鸝的歌聲。原形容大好春光。后多形容年輕女子說笑的聲音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金線池》楔子:“裊娜復輕盈,都是宜描上翠屏,語若流鶯聲似燕,丹青,燕語鶯聲怎畫成?”
-
4
聲振林木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zhèn lín mù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歌聲或樂器聲高亢宏亮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湯問》:“餞于郊衢,撫節悲歌,聲振林木,響遏行云。”
-
5
響遏行云
- 成語拼音:
- xiǎng è xíng yún
- 成語解釋:
- 遏:阻止。指聲音高入云霄;把浮動著的云彩也阻止了。形容歌聲嘹亮有力;悅耳動聽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湯問》:“餞于郊衢,撫節悲歌,聲振林木,響遏行云。”
-
6
笙歌鼎沸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gē dǐng fè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樂聲歌聲熱鬧非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吳自牧《夢粱錄·清明節》:“此日又有龍舟可觀,都人不論貧富,傾城而出,笙歌鼎沸,鼓吹喧天。”
-
7
叩角商歌
- 成語拼音:
- kòu jiǎo shāng gē
- 成語解釋:
- 叩:敲擊;商歌:悲涼的歌。敲打牛角唱低沉的歌。比喻用言語和歌聲迎合人意
- 成語出處:
- 《琴操》:“寧戚飯牛車下,叩角而商歌……齊桓公聞之,舉以為相。”
-
8
妙舞清歌
- 成語拼音:
- miào wǔ qīng gē
- 成語解釋:
- 美妙的舞蹈,清越的歌聲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秦觀《一叢花》:“誰料久參差,愁緒暗縈絲,想應妙舞清歌罷,又還對秋色嗟咨。”
-
9
清歌妙舞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gē miào wǔ
- 成語解釋:
- 指清亮的歌聲,美妙的舞蹈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宋之問《有所思》:“此翁白頭真可憐,伊昔紅顏美少年。公子王孫芳樹下,清歌妙舞落花前。”
-
10
清歌曼舞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gē màn wǔ
- 成語解釋:
- 清亮的歌聲,柔美的舞蹈。
- 成語出處:
- 瞿秋白《亂彈·代序》:“‘乾嘉以降’不久,昆曲的清歌曼舞的綺夢,給紅巾長毛的‘叛賊’揭亂了。”
-
11
舞燕歌鶯
- 成語拼音:
- wǔ yàn gē yīng
- 成語解釋:
- 鶯:黃鶯。指歌聲宛轉如黃鶯,舞姿輕盈如飛燕。形容一派太平景象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張鳳翼《灌園記·齊王拒諫》:“計日周秦兼并,烽煙罷警,正好酣柳眠花,舞燕歌鶯。”
-
12
鳳吟鸞吹
- 成語拼音:
- fèng yín luán chuí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極為美妙的歌聲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“忽聽得歌聲嘹亮,鳳吟鸞吹,不足喻其美。”
-
13
鶯啼燕語
- 成語拼音:
- yīng tí yàn yǔ
- 成語解釋:
- 鶯:黃鸝。燕子的話語,黃鸝的歌聲。形容大好春光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皇甫冉《春思》詩:“鶯啼燕語報新年,馬邑龍堆路幾千?”
-
14
游響停云
- 成語拼音:
- yóu xiǎng tíng yú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響亮的歌聲,高入云霄,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湯問》:“撫節悲歌,聲振林木,響遏行云。”
-
15
余音繞梁
- 成語拼音:
- yú yīn rào liáng
- 成語解釋:
- 余音:音樂演奏后好像還留下樂聲。仿佛遺留下來的樂聲圍著屋打轉轉。形容歌聲、樂聲高亢、悅耳;使人經久不忘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湯問》:“過雍門,鬻歌假食,既去,而余音繞梁欐,三日不絕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”
-
16
一字一珠
- 成語拼音:
- yī zì yī zh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歌聲婉轉圓潤。也比喻文章優美,辭藻華麗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薛能《贈歌者》詩:“一字新聲一顆珠,轉喉疑是擊珊瑚。”
-
17
直入云霄
- 成語拼音:
- zhí rù yún xiāo
- 成語解釋:
- 云霄:指天空。直沖云天。形容歌聲高亢嘹亮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4回:“點起幾百盞明角燈來,高高下下,照耀如同白日;歌聲縹緲,直入云霄。”
-
18
燕語鶯聲
- 成語拼音:
- yàn yǔ yī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燕子的語音;黃鶯的歌聲。原形容美好的春光。后形容女子聲音宛轉動聽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金線池》楔子:“裊娜復輕盈,都是宜描上翠屏,語若流鶯聲似燕,丹青,燕語鶯聲怎畫成?”
-
19
歌鶯舞燕
- 成語拼音:
- gē yíng wǔ yàn
- 成語解釋:
- 歌聲宛轉如黃鶯,舞姿輕盈如飛燕。亦形容景色宜人,形勢大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錦被亭》詞:“煙紅露綠曉風香,燕舞鶯啼春日長。”
-
20
四面楚歌
- 成語拼音:
- sì miàn chǔ gē
- 成語解釋:
-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聲。后用來比喻四面受敵;處于孤立無援的處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項王軍壁垓下,兵少食盡,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。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,項王乃大驚,曰:‘漢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。’”〖示例〗在這~里,憑你怎樣伶牙俐齒,也只得服從了。 ★朱自清《航船中的文明》
* 關于歌聲的成語 形容歌聲的成語 描述歌聲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