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止息的成語 (5個)
-
1
息跡靜處
- 成語拼音:
- xī jì jìng chù
- 成語解釋:
- 息:止息;跡:行跡,腳印;處:處所。要想不見行跡,只有自己靜止不動。引申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 漁父》:“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,舉足愈數而跡愈多,走愈疾而影不離身……不知處陰以休影,處靜以息跡,愚亦甚矣。”
-
2
望峰息心
- 成語拼音:
- wàng fēng xī xīn
- 成語解釋:
- 遙望山巒巍峨而塵念隨之平息。多指遁世隱居。亦喻知難而止息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吳均《與朱元思書》:“鳶飛戾天者,望峰息心;經綸世務者,窺谷忘反。”
-
3
禁攻寢兵
- 成語拼音:
- jìn gōng qǐn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指止息戰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梁啟超《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三章第二節:“以禁攻寢兵為務。”
-
4
棲風宿雨
- 成語拼音:
- qī fēng xiǔ yǔ
- 成語解釋:
- 在風雨中止息。形容奔波辛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東北人民抗日歌謠選》:“反抗侵略保衛祖國,棲風宿雨是平常。”
-
5
停辛佇苦
- 成語拼音:
- tíng xīn zhù kǔ
- 成語解釋:
- 停:止息,停留;佇:貯積。辛勞長期纏身。形容經歷了不少艱難困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商隱《河內詩》之一:“梔子交加香蓼繁,停辛佇苦留待君。”
* 關于止息的成語 形容止息的成語 描述止息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