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母母的成語 (41個)
-
1
母以子貴
- 成語拼音:
- mǔ yǐ zǐ guì
- 成語解釋:
- 母親因兒子的顯貴而顯貴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公羊傳 隱公元年》:“桓何以貴?母貴也。母貴則子何以貴?子以母貴,母以子貴。”
-
2
曾母投杼
- 成語拼音:
- zēng mǔ tóu zhù
- 成語解釋:
- 指曾參的母親聽到“曾參殺人”的傳聞接連三次,便信以為真,投杼而走,謂流言可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·秦策二》:“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參殺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殺人。’織自若。……其母懼,投杼逾墻而走。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,而三人疑之,則慈母不能信也。”
-
3
哀哀父母
- 成語拼音:
- āi āi fù mǔ
- 成語解釋:
- 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時在暴政下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,對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勞。”
-
4
兒行千里母擔憂
- 成語拼音:
-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
- 成語解釋:
- 兒女出門在外,母親總是不放心。形容母愛真摯
- 成語出處:
- 清 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24回:“你這個冤家,在何處飲酒,這早晚方回,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。”
-
5
為民父母
- 成語拼音:
- wéi mín fù mǔ
- 成語解釋:
- 這:作為,充當;父母:即父母官。擔任地方行政長官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為民父母行政,不免于率獸而食人,惡在其為民父母也?”
-
6
賢妻良母
- 成語拼音:
- xián qī liáng mǔ
- 成語解釋:
- 既是丈夫的賢慧的妻子;又是孩子的善良的母親。舊時用以稱贊女子賢淑。
- 成語出處:
- 朱自清《房東太太》:“道地的賢妻良母,她是;這里可以看見中國那老味兒。”
-
7
子母相權
- 成語拼音:
- zǐ mǔ xiāng quán
- 成語解釋:
- 子母:古代稱錢幣重的為母,輕的為子。比喻輕重并行,維持一定的平衡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國語·周語》:“貨幣之重者、大者為母,輕者、小者為子。幣輕物貴,推行重幣以市貴物,稱母權子;幣重物輕,推行輕幣以市賤物,亦不廢重,稱之權母。”
-
8
恩逾慈母
- 成語拼音:
- ēn yú cí mǔ
- 成語解釋:
- 逾:超過。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。形容恩情深厚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》:“陛下恩逾慈母。”
-
9
父母國
- 成語拼音:
- fù mǔ guó
- 成語解釋:
- 指祖國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去魯,曰:‘遲遲吾行也,去父母國之道也。’”
-
10
父母之邦
- 成語拼音:
- fù mǔ zhī bāng
- 成語解釋:
- 指祖國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微子》:“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”
* 關于母母的成語 形容母母的成語 描述母母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