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關于比喻物的成語 (695個)

    121

    景星鳳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傳說太平之世才能風到景星和鳳凰。后用以美好的事或杰出的人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韓愈《與少室李拾遺書》:“朝廷之士,引頸東望,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,爭先睹之為快。”
    122

    舉重若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ǔ zhòng ruò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舉起重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趙翼《甌北詩話》:“坡詩不尚雄杰一派,其絕人處,在乎議論英爽,筆鋒精銳,舉重若輕,讀之似不甚用力,而力已透十分。”
    123

    葵藿傾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í huò qīng y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葵:葵花。藿:豆類植的葉子。葵花和豆類植的葉子傾向太陽。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級對上級的忠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甫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:“葵藿傾太陽,性固難奪。”
    124

    昆山片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ūn shān piàn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昆侖山上的一塊玉。原是一種謙虛的說法,意思是只是許多美好者當中的一個,后許多美好事中突出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郤詵傳》:“臣舉賢良對策,為天下第一,猶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”
    125

    狼蟲虎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chóng hǔ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泛指兇猛的動。②惡人歹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賈仲名《對玉梳》第三折:“轉過這山坡,一簇榆林,黑洞洞的,不知里面藏著什么狼蟲虎豹。”
    126

    魯殿靈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ú diàn líng g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靈光:漢代殿名。僅存的有聲望的人或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柳亞子《六月一日初謁白石老人……》:“缶廬不作茫夫逝,魯殿靈光白石翁。”
    127

    麟鳳龜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fèng guī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此四種神靈動,象征吉兆。稀有珍貴的東西。也品格高尚、受人敬仰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》:“何謂四靈?麟鳳龜龍,謂之四靈。”
    128

    麟角鳳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jiǎo fèng m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麟的角,鳳的毛。稀有而又難得之人才或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王逢《奉寄兀顏子忠廉使》詩:“君侯素是骨鯁臣,麟角鳳毛為世珍。”
    129

    鸞交鳳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uán jiāo fèng y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優秀人交友或才子佳人結為夫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來時節畫堂簫鼓鳴春晝,列著一對兒鸞交鳳友。”
    130

    略見一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üè jiàn yī b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略:大致;斑:斑紋。大致可以看到(豹子身上的)一塊斑紋。從見到的一點可以推知事的全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方正》:“門生輩輕其小兒,乃曰:‘此郎亦管中窺豹,略見一斑。’”
    131

    蠡酌管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zhuó guǎn k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瓢量海水,從竹管里看天。見識淺薄,對事的觀察和了解很片面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三卷:“蠡酌管窺,一至于此。”
    132

    麻痹大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 bì dà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麻痹:一種病態;身體某部分肢體失去知覺。對事現象不經心;失去警覺;粗心大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巴金《堅強戰士》:“我要當心,不能麻痹大意,我應當找個隱蔽的地方。”
    133

    明察秋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chá qiū h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明:明晰;察:看;觀察;秋毫: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的細毛;極細微的事、現象。目光犀利;能敏銳地看清極細小微末的東西。形容人能洞察事理;不受欺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鄒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”
    134

    民脂民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zhī mín g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脂、膏:動植體內的油質。勞動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質財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 孟昶《戒石文》:“爾俸爾祿,民脂民膏。”
    135

    牛刀小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dāo xiǎo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身上做試驗。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》詩:“讀遍牙簽三萬軸,欲來小邑試牛刀。”
    136

    鳥跡蟲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ǎo jì chóng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極易消失的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蔣士銓《臨川夢·了夢》:“養娘真信人也,多勞,可憐他把鳥跡蟲絲收護的牢。”
    137

    蚍蜉撼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fú hàn s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蚍蜉:一種大螞蟻;撼:搖動。螞蟻搖動樹木;不自量力;企圖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動搖破壞強大的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調張籍》詩:“蚍蜉撼大樹,可笑不自量。”
    138

    牝牡驪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ìn mǔ lí hu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驪:黑色。原意是觀察事要注重本質,不在乎外表怎樣,后的表面現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陳亮《祭潘叔度文》:“叔度獨略其牝牡驪黃而友其人,關其休戚,憫其不自容于世。”
    139

    奇貨可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huò kě j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奇貨:珍奇的貨;居:囤積。囤積珍奇的貨;以備高價售出。憑借技藝或某種事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呂不韋列傳》:“車乘進用不饒,居處困,不得意,呂不韋賈邯鄲,見而憐之,曰:‘此奇貨可居。’”
    140

    千里送鵝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lǐ sòng é m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雖然微薄,卻含有深厚的情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路史》:“禮輕人意重,千里送鵝毛。”
    * 關于比喻物的成語 形容比喻物的成語 描述比喻物的成語。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