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民生的成語 (18個)
-
1
民生凋敝
- 成語拼音:
- mín shēng diāo bì
- 成語解釋:
- 民生:人民的生計;凋敝:破落;衰敗。形容社會經濟衰敗;人民生活困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循吏傳序》:“民用凋敝,奸宄不禁。”
-
2
國計民生
- 成語拼音:
- guó jì mín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國家的經濟和人民的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續黃梁》:“國計民生,罔存念慮。”
-
3
民生國計
- 成語拼音:
- mín shēng guó jì
- 成語解釋:
- 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荀子 富國》:“如是則上下俱富,交無所藏之,是國計之極也。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民生在勤,勤則不匱。”
-
4
厚生利用
- 成語拼音:
- hòu shēng lì yòng
- 成語解釋:
- 謂富裕民生物盡其用。語出《書·大禹謨》:“正德,利用,厚生,惟和。”蔡沉集傳:“利用者,工作什器,商通貨財之類,所以利民之用也。厚生者,衣帛食肉,不饑不寒之類,所以厚民之生也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書·大禹謨》:“正德,利用,厚生,惟和。”蔡沈集傳:“利用者,工作什器,商通貨財之類,所以利民之用也。厚生者,衣帛食肉,不饑不寒之類,所以厚民之生也。”
-
5
民生涂炭
- 成語拼音:
- mín shēng tú tàn
- 成語解釋:
- 涂:泥沼;炭:炭火。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仲虺之誥》:“有夏昏德,民墜涂炭。”《晉書 苻丕載記》:“先帝晏駕賊庭,京師鞠為戎穴,神州蕭條,生靈涂炭。”
-
6
民力雕弊
- 成語拼音:
- mín lì diāo bì
- 成語解釋:
- 雕弊:困苦,衰敗。社會經濟衰敗,人民生活困苦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荀悅《漢紀·武帝紀》:“當武帝之時,賦役煩眾,民力雕弊。”
-
7
官逼民反
- 成語拼音:
- guān bī mín fǎn
- 成語解釋:
- 在反動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,人民無法生活,被迫奮起反抗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魏源《圣武記》第九卷:“初教匪起事,皆以官逼民反為詞。”
-
8
保境安民
- 成語拼音:
- bǎo jìng ān mín
- 成語解釋:
- 安民:安定人民生活。保衛國境,使人民安居樂業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71回:“但愿共存忠義于心,同著功勛于國,替天行道,保境安民。”
-
9
國泰民安
- 成語拼音:
- guó tài mín ān
- 成語解釋:
-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吳自牧《夢梁錄 山川神》:“每歲海潮太溢,沖激州城,春秋醮祭,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安。”
-
10
水深火熱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shēn huǒ rè
- 成語解釋:
- 像在深水里;如在烈火中。比喻人民生活極為痛苦或國家災難深重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如水益深,如火益熱,亦運而已矣。”
-
11
統購統銷
- 成語拼音:
- tǒng gòu tǒng xiāo
- 成語解釋:
- 國家對某些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實行有計劃的統一收購和銷售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的按語》:“因為黨的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和合作化政策,使得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降低了。”
-
12
弭盜安民
- 成語拼音:
- mǐ dào ān mín
- 成語解釋:
- 弭:平息;安:穩定。平息盜賊,穩定民生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4回:“像這盜賊橫行,全不肯講究一個弭盜安民的良法。”
-
13
節用厚生
- 成語拼音:
- jié yòng hòu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節:節制,減省;厚:寬厚。節約用度,充裕人民生活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楊炯《梓州官僚贊·參軍中山張曼伯贊》:“謙謙曼伯,不逾規矩,節用厚生,保家之主。”
-
14
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
- 成語拼音:
- rì chū ér zuò,rì rù ér xī
- 成語解釋:
-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,太陽下山就休息。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,后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 讓王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。”
-
15
鴻雁哀鳴
- 成語拼音:
- hóng yàn āi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哀:悲哀。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生活凄慘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鴻雁》:“鴻雁于飛,哀鳴嗸嗸。”
-
16
糠菜半年糧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cài bàn nián liáng
- 成語解釋:
- 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糧食。形容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極其貧困。
- 成語出處:
- 劉江《太行風云》:“總是個糠菜半年糧哇,今年可要早動手,多按上兩甕豆葉菜。”
-
17
米珠薪桂
- 成語拼音:
- mǐ zhū xīn guì
- 成語解釋:
- 米貴得象珍珠,柴貴得象桂木。形容物價昂貴,人民生活極其困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楚策三》:“楚國之糧貴于玉,薪貴于桂。”
-
18
薪桂米珠
- 成語拼音:
- xīn guì mǐ zhū
- 成語解釋:
- 薪:柴草。米貴得像珍珠,柴貴得像桂木。指物價昂貴,人民生活很困難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楚策三》:“楚國之食貴于玉,薪貴于桂,謁者難得無如鬼,王難見如天帝,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見帝。”
* 關于民生的成語 形容民生的成語 描述民生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