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沮喪的成語 (13個)
-
1
灰心喪氣
- 成語拼音:
- huī xīn sàng qì
- 成語解釋:
- 灰心:心像滅了的死灰;喪氣:意氣沮喪。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;喪失信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呂坤《呻吟語 下 建功立業》:“是以志趨不堅,人言是恤者,輒灰心,喪氣,竟不卒功。”
-
2
嗒焉自喪
- 成語拼音:
- tà yān zì sàng
- 成語解釋:
- 嗒焉:沮喪的樣子。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喪氣的心態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仰天而噓,嗒焉似喪其耦。”
-
3
黯然銷魂
- 成語拼音:
- àn rán xiāo hún
- 成語解釋:
- 黯然:心神沮喪、面色難看的樣子;銷魂: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;好像靈魂離開了肉體。心情沮喪;面色陰沉;好像失掉了靈魂;形容極度悲愁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梁 江淹《別賦》:“黯然銷魂者,惟別而已矣。”李善注:“黯:失色將敗之貌。”
-
4
寒酸落魄
- 成語拼音:
- hán suān luò pò
- 成語解釋:
- 落魄:沮喪失意。形容不得志時窮困、狼狽頹喪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九十七回:“(范睢)遂換去鮮服,妝作寒酸落魄之狀,潛出府門,來到驛館,徐步而行,謁見須賈。”
-
5
黯然魂銷
- 成語拼音:
- àn rán hún xiāo
- 成語解釋:
- 黯然:心神沮喪的樣子;魂銷:靈魂離開了軀殼。形容心情極其沮喪、哀痛,以致心神無主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漁《閑情偶寄 授曲第三》:“悲者黯然魂銷而不致反有喜色,歡者怡然自得而不見稍有瘁容。”
-
6
黯然神傷
- 成語拼音:
- àn rán shén shāng
- 成語解釋:
- 心情沮喪;心神憂傷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:“女更黯然神傷,泫然流涕。”
-
7
黯然失色
- 成語拼音:
- àn rán shī sè
- 成語解釋:
- 黯然:昏暗的樣子;失色:失去光澤。原指心情沮喪;臉色難看。形容相比之下顯得暗淡無光。有時也形容心情不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冒襄《影梅庵憶語》:“頓使《會真》、《長恨》等篇黯然失色。”
-
8
黯然傷神
- 成語拼音:
- àn rán shāng shén
- 成語解釋:
- 沮喪的樣子。情緒低沉,心神憂傷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上卷:“篝燈詢母,如秋蝶黯然傷神。”
-
9
黯然無神
- 成語拼音:
- àn rán wú shén
- 成語解釋:
- 黯然:心情抑郁沮喪的樣子。無精打采
- 成語出處:
- 何為《第二次考試》:“一雙聰穎的眼睛顯得黯然無神,那頑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種無法訴說的焦急。”
-
10
悵然若失
- 成語拼音:
- chàng rán ruò shī
- 成語解釋:
- 悵然:失意;懊惱。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喪;好像丟了什么似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牛成章》:“主人視其里居、姓氏,似有所動,問所從來。忠泣訴父名,主人悵然若失。”
-
11
廢然而反
- 成語拼音:
- fèi rán ér fǎn
- 成語解釋:
- 廢然:沮喪失望的樣子。反:返回。懷著失望的心情而歸來。形容因消極失望而中途退縮。亦作“廢然思返”、“廢然而返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德充符》:“我拂然而怒,而適先生之所,則廢然而反。”
-
12
面如死灰
- 成語拼音:
- miàn rú sǐ huī
- 成語解釋:
- 死灰:冷卻的灰燼。形容因心情沮喪或受驚嚇而臉色灰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淮南子 修務訓》:“晝吟宵哭,面若死灰,顏色霉墨,涕液交集。”
-
13
面若死灰
- 成語拼音:
- miàn ruò sǐ hu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因心情極度沮喪或驚恐而臉色灰暗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修務訓》:“晝吟宵哭,面若死灰,顏色霉墨,涕液交集。”
* 關于沮喪的成語 形容沮喪的成語 描述沮喪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