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泰然的成語 (10個)
-
1
泰然居之
- 成語拼音:
- tài rán jū zhī
- 成語解釋:
- 泰然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、沉著鎮定或對待事情毫不在意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陳亮《王珪確論如何》:“太宗方奮然有運天下豪杰之心,使新進疊用事,而玄齡泰然居之,不以進退自嫌。”
-
2
處之泰然
- 成語拼音:
- chǔ zhī tài rán
- 成語解釋:
-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賢哉!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。”宋 朱熹注:“顏子之貧如此,而處之泰然,不以害其樂。”
-
3
泰然處之
- 成語拼音:
- tài rán chǔ zh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遇事鎮定自如。也指對事不放在心上;采取無所謂的態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續資治通鑒 元順帝至正十七年》:“而陛下乃泰然處之,若承平無事,此事安逸所以為根本之禍者也。”
-
4
泰然自若
- 成語拼音:
- tài rán zì ruò
- 成語解釋:
- 泰然:鎮靜的樣子;自若:跟平常一樣。形容碰上意外、嚴重或緊急的情況;能沉著鎮靜;不慌不忙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金史 顏盞門都傳》:“有敵忽來,雖矢石至前,泰然自若。”
-
5
心安神泰
- 成語拼音:
- xīn ān shén tài
- 成語解釋:
- 泰:通暢,平安。心神安寧,泰然自若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100回:“誦得久了,狄希陳口內常有異香噴出,惡夢不生,心安神泰。”
-
6
夷然不屑
- 成語拼音:
- yí rán bù xiè
- 成語解釋:
- 夷然:泰然;不屑:輕視。心中泰然,毫不在意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深公得此義,夷然不屑。”
-
7
泰然自得
- 成語拼音:
- tài rán zì dé
- 成語解釋:
- 指身體感到不尋常的舒適的滿足
- 成語出處:
-
8
見怪不怪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guài bù guài
- 成語解釋:
- 看見奇怪的事也不以為怪;能泰然處之。指遇事沉穩不慌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洪邁《夷堅三志 己 姜七家豬》卷二:“畜生之言,何足為信,我已數月來知之矣。見怪不怪,其怪自壞。”
-
9
恬不為意
- 成語拼音:
- tián bù wéi yì
- 成語解釋:
- 處之泰然,滿不在乎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上執政乞度牒賑濟及因修廨宇書》:“豈有仁圣在上,群賢并用,而肯恬不為意乎。”
-
10
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
- 成語拼音:
- xiào mà yóu tā xiào mà,hǎo guān wǒ zì wéi zhī
- 成語解釋:
- 指為官聲名很壞,任憑人們笑罵,還是泰然自若當自己的官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鄧綰傳》:“笑罵從汝,好官須我為之。”
* 關于泰然的成語 形容泰然的成語 描述泰然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