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濕潤潤的成語 (13個)
-
1
相呴以濕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xǔ yǐ shī
- 成語解釋:
- 彼此以呼出的氣濕潤對方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。”成玄英疏:“呴氣相濕。”后以喻在困難時以微小的力量,竭力互相幫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。”成玄英疏:“呴氣相濕。”
-
2
月暈而風,礎潤而雨
- 成語拼音:
- yuè yūn ér fēng,chǔ rùn ér yǔ
- 成語解釋:
- 月暈出現,將要刮風;礎石濕潤,就要下雨。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洵《辨奸論》:“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,惟天下之靜者,乃能見微而知著。月暈而風,礎潤而雨,人人知之。”
-
3
月暈知風,礎潤知雨
- 成語拼音:
- yuè yūn zhī fēng,chǔ rùn zhī yǔ
- 成語解釋:
- 月暈出現,將要刮風;礎石濕潤,就要下雨。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長輿《論萊陽民變事》:“月暈知風,礎潤知雨,竊恐踵萊陽而起者,禍變相尋而來未有已也。”
-
4
云蒸礎潤
- 成語拼音:
- yún zhēng chǔ rùn
- 成語解釋:
- 礎:柱子底下的石墩。云氣升騰,柱石濕潤。形容濕氣濃重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山云蒸,柱礎潤,伏岑掘,兔絲死。”
-
5
礎潤而雨
- 成語拼音:
- chǔ rùn ér yǔ
- 成語解釋:
- 柱子的基石潤濕了,就是要下雨的征候。比喻見到一點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展方向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洵《辨奸論》:“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靜者,乃能見微而知著。月暈而風,礎潤而雨,人人知之。”
-
6
相濡相呴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rú xiāng xǔ
- 成語解釋:
- 濡:濕潤;呴:吐口水。互相吐口水,濕潤對方。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-
7
相呴相濡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xǔ xiāng rú
- 成語解釋:
- 呴:吐口水;濡:沾濕。互相吐口水,濕潤對方。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-
8
相喣以沫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xǔ yǐ mò
- 成語解釋:
- 喣:吐口水。彼此吐口水來濕潤對方。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互相幫助
- 成語出處:
-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詰鮑》:“儉以率物,以為美談,所謂盜跖分財,取少為讓,陸處之魚,相喣以沫也。”
-
9
以沫相濡
- 成語拼音:
- yǐ mò xiāng rú
- 成語解釋:
- 沫:唾沫;口水;濡:沾濕;潤澤。用唾沫互相濕潤。比喻在困境中以微力互相救助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。”
-
10
磨墨濡毫
- 成語拼音:
- mó mò rú háo
- 成語解釋:
- 濡:濕;毫:毛筆。磨好墨,把毛筆潤濕。指動手寫文章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53回:“亭亭正在磨墨濡毫,忽見紅紅、宛如從外面走來。”
* 關于濕潤潤的成語 形容濕潤潤的成語 描述濕潤潤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