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滋滋的成語 (14個)
-
1
日滋月益
- 成語拼音:
- rì zī yuè y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日益月滋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司馬光《重微》:“朝夕狎玩,未睹其害,日滋月益,遂至深固,比知而革之,則用力百倍矣。”
-
2
滋蔓難圖
- 成語拼音:
- zī màn nán tú
- 成語解釋:
- 滋:滋長;蔓:繁生、蔓延。野草滋生,難以消除。比喻勢力擴大了再要消滅就很困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元年》:“無使滋蔓;蔓,難圖也。蔓草猶不可除,況君之寵弟乎。”
-
3
別有滋味
- 成語拼音:
- bié yǒu zī wèi
- 成語解釋:
- 原意是另有一種別人無法體會的離愁別恨的滋味,指亡國之痛。后泛指文學藝術的情調、意蘊另有種動人的美感和趣味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唐 李煜《烏夜啼》詞:“剪不斷,理還亂,是離愁,別是一番滋味在盡頭。
-
4
發榮滋長
- 成語拼音:
- fā róng zī zhǎng
- 成語解釋:
- 榮:草類開花或谷類結穗;滋長:生長。指草木繁茂生長。比喻茁壯成長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高攀龍《講義·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》:“四者之入于心,如木之于地,根深柢固,故能發榮滋長,暢茂榮達而生色也。”
-
5
日益月滋
- 成語拼音:
- rì yì yuè zī
- 成語解釋:
-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、加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元稹《上令狐相公詩啟》:“閑誕無事,遂專力于詩章。日益月滋,有詩千余首。”
-
6
殊滋異味
- 成語拼音:
- shū zī yì wèi
- 成語解釋:
- 殊:特殊;滋:滋味。奇異的滋味。指美味佳肴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白居易《策林·立制度》:“飲食不守其度,則殊滋異味攻之。”
-
7
訛以滋訛
- 成語拼音:
- é yǐ zī é
- 成語解釋:
- 把本來錯誤的東西加以傳播,越傳越錯
- 成語出處:
- 清 侯方域《為司徒公與寧南侯書》:“而無如市井倉皇,訛以滋訛,幾于三人成虎。”
-
8
方滋未艾
- 成語拼音:
- fāng zī wèi ài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方興未艾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蔣士銓《臨川夢·拒弋》:“咳,權相所為,一無忌憚至此。主少國疑之禍,方滋未艾矣!”
-
9
個中滋味
- 成語拼音:
- gè zhōng zī wèi
- 成語解釋:
- 個中:其中;滋味:味道,情味。其中的味道。指切身體會的甘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向子諺《西江月·紹興丁巳,遍走浙東諸郡……》:“居士何如學士,翰林休笑薌林。個中真味少知音,不是清狂太甚。”
-
10
聚眾滋事
- 成語拼音:
- jù zhòng zī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聚集了一伙人到處惹事;制造糾紛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53回:“我生平最恨的就是這班刁民!動不動聚眾滋事,挾制官長!”
* 關于滋滋的成語 形容滋滋的成語 描述滋滋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