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激昂的成語 (12個)
-
1
激昂慷慨
- 成語拼音:
- jī áng kāng kǎi
- 成語解釋:
- 精神振奮,情緒激昂,充滿正氣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歸莊《顧天石詩序》:“太白《古風》,而寄托深遠,激昂慷慨,前無古人。”
-
2
慷慨激昂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kǎi jī áng
- 成語解釋:
- 慷慨:充滿正氣;情緒激動。激昂:振奮昂揚。形容精神振奮;意氣昂揚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柳宗元《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權德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啟》:“今將慷慨激昂,奮攘布衣,縱談作者之筵,曳裾名卿之門。”
-
3
感慨激昂
- 成語拼音:
- gǎn kǎi jī áng
- 成語解釋:
- 情緒激動,精神昂揚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邵長蘅《侯方域魏禧傳》:“[魏禧]其為文主識議,凌厲雄健,不屑屑撫擬如世之貎似大家者,遇忠孝節烈事,則益感慨激昂,摹畫淋漓。”
-
4
慷慨陳詞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kǎi chén cí
- 成語解釋:
- 慷慨:意氣激昂;情緒激動;陳:述說。意氣昂揚;情緒激動地陳述自己的觀點見解。也作“慷慨陳義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陸九淵《荊國文公祠堂記》:“則疇昔從容問學,慷慨陳義,而諸君子之所深與者也。”
-
5
慷慨激烈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kǎi jī liè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慷慨激昂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元史·小云石海涯傳》:“燧見其古文綃厲有法及歌行古樂府慷慨激烈,大奇之。”
-
6
群情激昂
- 成語拼音:
- qún qíng jī áng
- 成語解釋:
- 大家的情緒都很激動和高昂
- 成語出處:
- 林語堂《買鳥》:“假使我有一天須現身在群情激昂的公眾之前,想要消除一群恨我入骨欲得我而甘心的中國民眾的怒氣的時候,應該怎么辦了。”
-
7
慷慨赴義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kǎi f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慷慨:意氣激昂,情緒激動。赴義:為正義而死。指大義凜然地為正義獻身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朱鼎《玉鏡臺記·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當慷慨赴義,何用悲為!”
-
8
鼻端出火
- 成語拼音:
- bí duān chū huǒ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意氣風發;情緒激昂。
- 成語出處:
- 見“鼻頭出火”。
-
9
鼻頭出火
- 成語拼音:
- bí tóu chū huǒ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意氣風發;情緒激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史 曹景宗傳》:“我昔在鄉里,騎快馬如龍,與年少輩數十騎,拓弓弦作礔礪聲,箭如餓鴟叫,平澤中逐獐,數肋射之,渴飲其血,饑食其脯,甜如甘露漿,覺耳后生風,鼻頭出火,此樂使人忘死。”
-
10
慷慨悲歌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kǎi bēi gē
- 成語解釋:
- 情緒激昂地唱歌,以抒發悲壯的胸懷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陶潛《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》:“慷慨獨悲歌,鐘期信為賢。”
-
11
慷慨捐生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kǎi juān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慷慨:意氣激昂。捐生:舍棄生命。正義凜然地獻出生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洪昇《長生殿·埋玉》:“娘娘既慷慨捐生,望萬歲爺以社稷為重,勉強割恩罷!”
-
12
唾壺擊缺
- 成語拼音:
- tuò hú jī quē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唾壺敲缺”。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豪爽》:“王處仲(王敦)每酒后輒詠‘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’。以如意打唾壺,壺口盡缺。”后以“唾壺擊缺”或“唾壺敲缺”形容心情憂憤或感情激昂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豪爽》:“王處仲(王敦)每酒后輒詠‘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’。以如意打唾壺,壺口盡缺。”
* 關于激昂的成語 形容激昂的成語 描述激昂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