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災民的成語 (6個)
-
1
哀鴻滿路
- 成語拼音:
- āi hóng mǎn lù
- 成語解釋:
- 哀鴻:哀鳴的鴻雁,比喻災民。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、呻吟呼號的饑民
- 成語出處:
- 清 洪昇《長生殿 收京》:“流離百室,哀鴻滿路悲戚。”
-
2
哀鴻遍地
- 成語拼音:
- āi hóng biàn dì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民
- 成語出處:
- 黃侃《水龍吟 秋花》詞:“天涯吟望,哀鴻遍地,都成秋侶!”
-
3
哀鴻遍野
- 成語拼音:
- āi hóng biàn yě
- 成語解釋:
- 哀鴻:鴻雁找不到安棲的地方;沒有目的地飛著;悲哀地叫著。比喻到處都是呻吟呼號、流離失所的災民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鴻雁》:“鴻雁于飛,哀鳴嗷嗷。”
-
4
嗷嗷待食
- 成語拼音:
- áo áo dài shí
- 成語解釋:
- 嗷嗷:哀鳴聲;待:等待;食:喂養。迫于饑餓而急于求食的樣子。形容災民受饑餓,處于困境等待援助
- 成語出處:
- 清 秋瑾《致秋譽章書其五》:“況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,亦無需吾哥焦灼家用。”
-
5
鴻雁哀鳴
- 成語拼音:
- hóng yàn āi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哀:悲哀。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生活凄慘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鴻雁》:“鴻雁于飛,哀鳴嗸嗸。”
-
6
易子而食
- 成語拼音:
- yì zǐ ér shí
- 成語解釋:
- 子:指兒女。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,城內糧盡,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。后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公羊傳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易子而食之,析骸而炊之。”
* 關于災民的成語 形容災民的成語 描述災民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