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關于災難的成語 (70個)

    1

    深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āi nán shēn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很多,而且嚴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曹禺《永遠向前》:“在深重的舊中國時期,毛主席這篇《講話》堅決有力地指揮著我們。”
    2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ō zāi duō n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深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偉大的愛國詩人——屈原》:“他很知道民間的疾苦,看到人民生活的多,他經常嘆息而至于流眼淚。”
    3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ǒ zāi bì n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躲:逃避;避:避開。閃躲與逃避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八回:“今日權且去滄州躲,早晚天可憐見,放你回來時,依舊夫妻完聚。”
    4

    月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án zāi yuè 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厄:苦。人在一定時刻將遭受的某種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八回:“如是林沖年月厄,遭這場屈事。今去滄州,生死不保,誠恐誤了娘子青春。”
    5

    不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nàn bù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禍。遇到巨大的而沒有死掉。形容幸運地脫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裴度還帶》第三折:“夫人云:皆是先生陰德太重,救我一家之命。因此遇大不死,必有后程,準定發跡也。”
    6

    不死,必有后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nàn bù sǐ,bì yǒu hòu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禍。遇到巨大的而沒有死掉,將來必定有幸福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宗璞《南渡記》第六章:“豈不聞大不死,必有后福?李姐姐身體會好起來。”
    7

    不死,必有后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nàn bù sǐ,bì yǒu hòu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禍。遇到巨大的而沒有死掉,將來必定有幸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21卷:“所以說:‘貴人無死法。’又說:‘大不死,必有后祿。’”
    8

    禍不單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bù dā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禍:;行:到來。禍的到來不只是一次。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到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15回:“這才是福無雙降,禍不單行。”
    9

    在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ài jié nán t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劫:劫數。佛教指大。原指命中注定;后指不可避免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馮玉蘭夜月泣江舟》:“那兩個是船家將錢覓到,也都在劫數里不能逃。”
    10

    月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án zāi yuè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晦:倒霉。人在一定時刻將遭受的某種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張南莊《何典》第七回:“誰料那趕茶娘不知犯了甚么年月晦,忽然生起饞獠病來。”
    11

    陽九百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jiǔ bǎi l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陽九: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。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。陽九有天,百六有地。指厄之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食貨志》:“予遭陽九之厄,百六之會,枯旱霜蝗,饑饉薦臻。”
    12

    陽九之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jiǔ zhī 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陽九: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。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;厄:。陽九有天,百六有地。指厄之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食貨志》:“予遭陽九之厄,百六之會,枯旱霜蝗,饑饉薦臻。”
    13

    陽九之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jiǔ zhī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陽九: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。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。陽九有天,百六有地。指厄之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司馬朗傳》:“明公以高世之德,遭陽九之會,清除群穢,廣舉賢士,此誠虛心垂慮,將興至治也。”
    14

    蒙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èi zāi méng h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被:遭,受;蒙:受。比喻遭受到和禍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王充《論衡·命義篇》:“人命有長短,時有盛衰,衰則疾病,被蒙禍之驗也。”
    15

    不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nàn bù sh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臨:面對;;懾:害怕,恐懼。遇到危,一點也不懼怕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屠隆《彩毫記·預識汾陽》:“看這綁縛漢子,偉干長軀,豐神軒舉,臨不懾,必是人豪。”
    16

    相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n nàn xiāng g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危險艱苦的環境。共同承擔和困苦。形容關系密切,利害一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1回:“只因何玉鳳、張金鳳彼此性情相照、患相共……不同尋常姐妹。”
    17

    不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nàn bù k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臨:到;;恐:恐懼。遇到危,一點也不懼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韓非子 說疑》:“夫見利不喜,上雖厚賞無以勸之,臨不恐,上雖嚴刑無以威之,此之謂不令之民也。”
    18

    相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n nàn xiāng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扶:支持,幫助。在憂患中互相扶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西湖漁隱主人《歡喜冤家》第一回:“我們雖異姓骨肉,必要患相扶。”
    19

    與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àn nàn yǔ g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危險艱苦的環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和困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越王為人長頸鳥喙,可與共患,不可與共樂。”
    20

    不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nàn bù j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臨:到;;懼:恐懼。遇到危,一點也不懼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韓非子 說疑》:“夫見利不喜,上雖厚賞無以勸之,臨不恐,上雖嚴刑無以威之,此之謂不令之民也。”
    * 關于災難的成語 形容災難的成語 描述災難的成語。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