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父母的成語 (148個)
-
41
陟岵瞻望
- 成語拼音:
- zhì hù zhān wàng
- 成語解釋:
- 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魏風 陟岵》:“陟彼枯岵兮,瞻望父兮。……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”
-
42
屬毛離里
- 成語拼音:
- zhǔ máo lí lǐ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子女與父母關系的密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小弁》:“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不屬于毛?不離于里?”
-
43
再生父母
- 成語拼音:
- zài shēng fù mǔ
- 成語解釋:
- 再次給予生命的人。多指救命恩人;也指對自己有重大恩德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曾晞顏《賀新郎 賀耐軒周府尹》:“夾路香花迎拜了,見說家家舉酒,道公是再生父母。”
-
44
殺彘教子
- 成語拼音:
- shā zhì jiào zǐ
- 成語解釋:
- 彘:豬。父母說話算數,教子誠實無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外諸說左上》:“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隨之而泣,其母曰:‘女還,顧反為女殺彘。’妻適市來,曾子欲捕彘殺之。……‘母欺子,子而不信其母,非所以成教也。’遂烹彘也。”
-
45
施衿結褵
- 成語拼音:
- shī jīn jié lí
- 成語解釋:
- 本指古代女子出嫁,母親將五彩絲繩和佩巾結于其身。后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教訓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詩 豳風 東山》:“之子于歸,皇駁其馬,親結其縭,九十其儀。”又《儀禮 士昏禮》:“母施衿結帨,曰:‘勉之敬之。夙夜毋違宮事。’”
-
46
父慈子孝
- 成語拼音:
- fù cí zǐ xiào
- 成語解釋:
- 父:指父母;子:子女。父母對子女慈愛,子女對父母孝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 禮運》:“何謂人義?父慈,子孝,兄良,弟悌,夫義,婦聽,長惠,幼順,君仁,臣忠。”
-
47
伯俞泣杖
- 成語拼音:
- bó yú qì zhàng
- 成語解釋:
- 伯俞:古代孝子名。形容對父母極為孝順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》第二卷:“毛義捧檄,為親之存;伯俞泣杖,因母之老。”
-
48
寸草春暉
- 成語拼音:
- cùn cǎo chūn huī
- 成語解釋:
- 寸草:小草;春暉:春天的陽光。小草的心意;難以報答春天的恩惠。比喻子女報答不盡父母養育之恩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孟郊《游子吟》詩:“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。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。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!”
-
49
慈烏返哺
- 成語拼音:
- cí wū fǎn bǔ
- 成語解釋:
- 慈:奉養。返哺:烏雛長大,銜食哺其母。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薛苞認母》第二折:“常言道馬有垂韁。犬有那展草,踹踏街心慈烏反哺。”
-
50
慈烏反哺
- 成語拼音:
- cí wū fǎn bǔ
- 成語解釋:
- 慈:奉養;慈烏:烏鴉的一種,相傳能反哺其母;反哺:烏雛長大,銜食哺其母。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薛苞認母》第二折:“常言道馬有垂韁,犬有那展草,踹踏街心,慈烏反哺。”
-
51
反哺之情
- 成語拼音:
- fǎn bǔ zhī qí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,報答恩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禽部》:“慈鳥:此鳥初生,母哺六十日,長則反哺六十日,可謂慈孝矣。”
-
52
孤犢觸乳
- 成語拼音:
- gū dú chù rǔ
- 成語解釋:
- 原意是獨生子因溺愛,助長了驕氣,父母反受其害。后比喻無依無靠的人請求別人的援助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循吏傳 仇覽》李賢注引謝丞《后漢書》:“孤犢觸乳,驕子罵母。”
-
53
謹終追遠
- 成語拼音:
- jǐn zhōng zhuī yuǎn
- 成語解釋:
- 終:人死;遠:指祖先。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,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母蒲氏王氏秦國太天人外制》:“謹終追遠,仁也;顯親揚名,孝也。”
-
54
門閭之望
- 成語拼音:
- mén lǚ zhī wàng
- 成語解釋:
- 指父母對子女的想望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齊策六》:“王孫賈年十五,事閔王。王出走,失王之處。其母曰:‘女朝出而晚來,則吾倚門而望;女暮出而不還,則吾倚閭而望。’”
-
55
倚閭之望
- 成語拼音:
- yǐ lǘ zhī wàng
- 成語解釋:
- 閭:古代里巷的門。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49回:“姑母接了此信,見了阿妹,也好放心,也免許多倚閭之望。”
-
56
骨肉之親
- 成語拼音:
- gǔ ròu zhī qīn
- 成語解釋:
-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
- 成語出處:
- 閩劇《釵頭鳳》:“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,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。”
-
57
為臣死忠,為子死孝
- 成語拼音:
- wéi chén sǐ zhōng,wéi zǐ sǐ xiào
- 成語解釋:
- 為:作為。為臣的應不惜生命忠于帝王,為子的應不惜生命孝順父母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吾丘瑞《運甓記·父子死節》:“為臣死忠,為子死孝,孩兒兄弟二人,情愿同爹爹出陣。”
-
58
愛非其道
- 成語拼音:
- ài fēi qí dào
- 成語解釋:
- 道:方法。對某人很親愛,方法不對頭。指父母對子女的溺愛
- 成語出處:
- 清 鄭燮《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》:“余五十二歲,始得一子,豈有不愛之理?然愛之必以其道。”
-
59
白云孤飛
- 成語拼音:
- bái yún gū fē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客居他鄉,思念父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 狄仁杰傳》:“其親在河陽別業,仁杰赴并州,登太行山,南望見白云孤飛,謂左右曰:‘吾親所居,在此云下。’瞻望佇立久之。云移乃行。”
-
60
薄養厚葬
- 成語拼音:
- bó yǎng hòu zà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盡心供養,父母死后卻大辦喪事,借以炫耀自己的經濟實力與孝心
- 成語出處:
* 關于父母的成語 形容父母的成語 描述父母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