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狡兔的成語 (6個)
-
1
狡兔三穴
- 成語拼音:
- jiǎo tù sān xué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狡兔三窟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乃是狡兔三穴,自為潛身之計。”
-
2
狡兔死,良狗烹
- 成語拼音:
- jiǎo tù sǐ,liáng gǒu pēng
- 成語解釋:
- 烹:燒煮。兔子死了,獵狗就被人烹食。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非子 內儲說左下》:“狡兔盡則良犬烹,敵國滅則謀臣亡。《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飛鳥盡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
-
3
韓盧逐逡
- 成語拼音:
- hán lú zhú qūn
- 成語解釋:
- 《戰國策·齊策三》:“韓子盧者,天下之疾犬也。東郭逡者,海內之狡兔也。韓子盧逐東郭逡,環山者三,騰山者五,兔極于前,犬廢于后,犬兔俱罷,各死其處。”鮑彪注:“逡、?同,狡兔名。”后以“韓盧逐?”比喻爭強斗勝,兩敗俱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·齊策三》:“韓子盧者,天下之疾犬也。東郭逡者,海內之狡兔也。韓子盧逐東郭逡,環山者三,騰山者五,兔極于前,犬廢于后,犬兔俱罷,各死其處。”鮑彪注:“逡,狡兔名。”
-
4
狡兔死,良犬烹
- 成語拼音:
- jiǎo tù sǐ,liáng quǎn pē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。同“狡兔死,良狗烹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八三回:“吾聞‘狡兔死而良犬烹’。敵國如滅,謀臣必亡。”
-
5
狡兔三窟
- 成語拼音:
- jiǎo tù sān kū
- 成語解釋:
- 窟:洞穴。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。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別多;用來躲避災難禍患。現多比喻掩蓋的方法多;隱身的計劃周密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齊策四》:“狡兔有三窟,僅得免其死耳;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臥也。請為君復鑿二窟。”
-
6
東門黃犬
- 成語拼音:
- dōng mén huáng quǎn
- 成語解釋:
- 秦二世二年七月,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,論腰斬咸陽市。臨刑謂其中子曰:“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,豈可得乎!”事見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。后以“東門黃犬”作為官遭禍,抽身悔遲之典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載:秦二世二年七月,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,論腰斬咸陽市。臨刑謂其中子曰:“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,豈可得乎!”
* 關于狡兔的成語 形容狡兔的成語 描述狡兔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