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狡詐的成語 (14個)
-
1
詭計多端
- 成語拼音:
- guǐ jì duō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詭計:欺詐的計謀;端:事物的另一頭;一方面。狡詐的計謀是多方面的。形容壞主意很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17回:“緒曰:‘維詭計多端,詐取雍州。’”
-
2
桀貪驁詐
- 成語拼音:
- jié tān ào zhà
- 成語解釋:
- 兇暴貪婪而又傲慢狡詐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薛福成《代李伯相擬陳督臣忠勛事實疏》:“雖其桀貪驁詐若李世忠、陳國瑞之流,茍有一節可用,必給以函牘,殷勤諷勉,獎其長而指其過,勸令痛改前非。”
-
3
刁鉆古怪
- 成語拼音:
- diāo zuān gǔ guài
- 成語解釋:
- 刁鉆:狡詐。為人行事狡詐怪僻。也形容問題、題目冷僻、怪異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:“又各掛著一個粉漆牌兒,一個寫著‘刁鉆古怪’,一個寫著‘古怪刁鉆’。”
-
4
詭變多端
- 成語拼音:
- guǐ biàn duō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詭變:狡詐多變;端:項目,點。形容壞主意很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轍《論呂惠卿》:“懷張湯之辯詐,兼盧杞之奸兇,詭變多端。”
-
5
抱樸含真
- 成語拼音:
- bào pǔ hán zhēn
- 成語解釋:
- 抱:保;樸:樸素;真:純真、自然。道家主張人應保持并蘊含樸素、純真的自然天性,不要沾染虛偽、狡詐而玷污、損傷人的天性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“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。晉 陶潛《勸農》:“傲然自足,抱樸含真。
-
6
鶚心鸝舌
- 成語拼音:
- è xīn lí shé
- 成語解釋:
- 鶚:魚鷹;鸝:黃鶯。比喻嘴甜心狠,陰險狡詐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2回:“這紹聞當不住鶚心鸝舌的話。”
-
7
反復無常
- 成語拼音:
- fǎn fù wú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反復;顛過來倒過去;無常:沒有常態。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。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陳亮《與范東叔龍圖書》:“時事反復無常,天運所至,亦看人事對付如何。”
-
8
鬼計多端
- 成語拼音:
- guǐ jì duō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謂狡詐的計策很多,壞主意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俠五義》第四十回:“暗含著惡態,疊暴著環睛,明露著鬼計多端。”鬼,一本作“詭”。
-
9
滑頭滑腦
- 成語拼音:
- huá tóu huá nǎ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狡詐、不誠實。也指圓滑,不肯負責任。
- 成語出處:
- 林語堂《上海頌》:“及那些滑頭滑腦的旅館茶房的都市三呼:你真是偉大而不可思議啊!”
-
10
神機鬼械
- 成語拼音:
- shén jī guǐ xiè
- 成語解釋:
- 【解釋】:形容計謀陰險狡詐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87回:“要從地僻人稀處,說出神機鬼械謀。”
-
11
貪吏猾胥
- 成語拼音:
- tān lì huá xū
- 成語解釋:
- 猾胥:狡詐的小官吏。貪財狡詐的小官吏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辯試館職策問札子》:“先帝本意使民產率出錢專力于農,雖有貪吏猾胥,無所施其虐。”
-
12
頑皮賴骨
- 成語拼音:
- wán pí lài gǔ
- 成語解釋:
- ①謂品行不端、無賴狡詐。②指品行不端、無賴狡詐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京本通俗小說·錯斬崔寧》:“你這等頑皮賴骨,不打如何肯招?”
-
13
頑皮賊骨
- 成語拼音:
- wán pí zéi gǔ
- 成語解釋:
- 指品行不端,無賴狡詐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李行道《灰闌記》第二折:“這頑皮賊骨,不打不招。左右,與我采下去,著實打呀!”
-
14
獐頭鼠目
- 成語拼音:
- zhāng tóu shǔ mù
- 成語解釋:
- 頭長得像獐子一樣;眼睛則像老鼠一樣。形容人窮酸的樣子或面貌丑陋;神情狡詐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 李揆傳》:“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,獐頭鼠目之子乃求官。”
* 關于狡詐的成語 形容狡詐的成語 描述狡詐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