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關于用來的成語 (154個)

    101

    求之不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ú zhī bù d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十分想往追求可是得不到。現多突出渴求想往的感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周南 關雎》:“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;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”
    102

    戎馬生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óng mǎ shēng j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老子》:“天下無道,戎馬生于郊。”陳鼓應注:“生于郊,指牝馬生駒犢于戰地的郊野。”意謂國家政治不上軌道,連懷胎的母馬也作戰。后以“戎馬生郊”指戰亂不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老子》:“天下無道,戎馬生于郊。”陳鼓應注:“生于郊,指牝馬生駒犢于戰地的郊野。”
    103

    茹毛飲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máo yǐn x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茹:音如;吃。描寫原始人不會火;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的生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》:“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食,鳥獸之肉,飲其血,茹其毛。”
    104

    若烹小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pēng xiǎo x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。煮小魚,不能多加攪動,多攪則易爛,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。后常比喻輕而易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老子》:“治大國,若烹小鮮。”《韓非子 解老》:“治大國而數變法,則民苦之。是以有道之君貴靜,不重變法。故曰:‘治大國者若烹小鮮。’”
    105

    山崩地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bēng dì l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山崩塌;地開裂。多為地震所引起。原指災難性的巨大事變。后比喻聲勢之大;變化劇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元帝紀》:“山崩地裂,水泉涌出。天惟降災,震驚朕師。”
    106

    死不瞑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bù míng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死了也不閉眼。指人將要死之時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。多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實現;死不甘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孫堅傳》:“卓逆天無道,蕩覆王室,今不夷汝三族,懸示四海,則吾死不瞑目。”
    107

    守道安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dào ān p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堅守正道,安于貧窮。舊時頌揚貧困而有節操的士大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王及善等人傳贊》:“守道安貧,壞遠當仁。”
    108

    碩大無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ò dà wú p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碩:大;朋:比。原指相貌健美;為人公平不偏。后多形容非常大;無與倫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唐風 椒聊》:“椒聊之實,蕃衍盈升。彼其之子,碩大無朋。”
    109

    傷風敗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g fēng bài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傷:損傷;敗:敗壞。敗壞社會風氣。多譴責道德敗壞的行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 游明根傳附肇》:“肇,儒者,動存名教,直繩所舉,莫非傷風敗俗。”
    110

    水火不相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相:相互;容:容納;相容:相互容納。指水;火本是兩種性質相反的東西;根本不能相互容納。后比喻人或事情彼此本質相反;根本對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說卦》:“故水火不相逮。”
    111

    水流花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liú huā x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謝:脫落。指河水流逝,花兒也凋謝了。形容景色凋零殘敗,比喻局面殘破,好景已不存在,無法挽回。亦作“花謝水流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》:“水流花謝,春事竟茫然。”
    112

    四面楚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miàn chǔ g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聲。后比喻四面受敵;處于孤立無援的處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項王軍壁垓下,兵少食盡,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。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,項王乃大驚,曰:‘漢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。’”〖示例〗在這~里,憑你怎樣伶牙俐齒,也只得服從了。 ★朱自清《航船中的文明》
    113

    盛名難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ng míng nán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盛:大;副:相稱,符合。名望很大的人,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。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。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黃瓊傳》:“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。”
    114

    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ng míng zhī xià,qí shí nán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盛:大;副:相稱,符合。名望很大的人,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。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。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 黃瓊傳》:“陽春之曲,和者必寡;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。”
    115

    說親道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ō qīn dào r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說親切熱情的話。形容只在口頭上親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6回:“可恨寶姐姐、琴妹妹天天說親道熱。”
    116

    說千道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ō qiān dào w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道:說。指各種各樣的說法。后形容話說的很多。亦作“說一千道一萬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國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四章:“我不管別人說千道萬,大主意我自己拿,哪怕只活一天,這一天,是我的。”
    117

    詩情畫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ī qíng huà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詩歌繪畫所蘊含的情感、意境。也形容美好的自然景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周密《清平樂 橫玉亭秋倚》詞:“詩情畫意,只在闌桿外,雨露天低生爽氣,一片吳山越水。”
    118

    善善從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 shàn cóng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善善:褒揚美德;從長:源遠流長的意思。原指褒揚美德,源遠流長。后比喻吸取別人的長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公羊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子之善善也長,惡惡也短;惡惡止其身,善善及子孫。”
    119

    善頌善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 sòng shàn d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關于頌揚,關于祝禱。稱贊能在頌揚之中帶有規勸的意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下》:“北面再拜稽首。君子謂之善頌善禱。”
    120

    森嚴壁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ēn yán bì l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軍事戒備嚴密。現也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西江月 井岡山》詞:“早已森嚴壁壘,更加眾志成城。”
    * 關于用來的成語 形容用來的成語 描述用來的成語。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