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關于用來的成語 (154個)

    141

    應天順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ng tiān shùn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應:適應。應天命順時勢。頌揚新建立的封建朝代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元帝紀》:“爰暨世祖,應天順時,受茲明命。”
    142

    一薰一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ūn yī y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薰:香草。蕕:臭草。香臭夾雜,往往只聞其臭不聞其香。故比喻一善一惡之中,善易消而惡難除。有兩個意思:(1)比喻善易消惡易存,或善不能止惡,惡能消善。(2)一香一臭,善惡分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傳僖公四年: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 《左傳》 僖公四年: 一薰一蕕, 十年尚猶有臭。先秦?左丘明《左傳?僖公四年》: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
    143

    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zé gǎi zhī,wú zé jiā m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則:就;加:加以。對別人給自己指出的缺點錯誤,如果有,就改正,如果沒有,就勉勵自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學而》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朱熹注:“曾子以此三者,日省其身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其自治誠切如此,可謂得為學之本矣。”
    144

    一針見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hēn jiàn xi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針刺下去就見到血。常比喻說話(或寫文章)簡明扼要;能抓住本質;切中要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郭玉傳》:“一針即瘥。”
    145

    貞節牌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ēn jié pái f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時表彰女性從一而終的門樓。指堅貞不二的標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43回:“這監門口也蓋不得那貞節牌坊。”
    146

    屬纊含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ǔ kuàng hán f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屬纊:將新棉花放在瀕臨死亡之人的鼻孔前,以驗證他是否斷氣;含飯:入殮時放在死者口中的米粒。代指入殮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60回:“不孝于先嚴見背之日,未獲屬纊含飯,是尚何以靦顏而為人子也耶!”
    147

    糟糠之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āo kāng zhī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糟糠:窮人充饑的酒渣、米糠等粗劣食物。指共過患難的妻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高則誠《琵琶記·一門旌獎》:“允備貞潔韋柔之德,糟糠之婦,今始見之。”
    148

    正人君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èng rén jūn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張宿傳》:“宿怨執政不與已,乃日肆讒甚,與皇甫镈相附離,多中傷正人君子。”
    149

    遮羞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ē xiū b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系在腰間遮蓋下身的布。借指掩蓋羞恥的事物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朔《千萬別把我當人》:“其實她沒什么好怕的,別說身上還有塊遮羞布,就是一絲不掛,再眼尖的觀眾也看不著什么。”
    150

    自相矛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xiāng máo d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觸。矛:古時進攻的銳器;盾:古時防身的盾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韓非子 難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與矛者,譽之曰:‘吾盾之堅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譽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無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勿能應也。”
    151

    招降納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xiáng nà p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招收接納敵方投降叛變的人。現多形容網羅壞人;擴充力量;結黨營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賴古堂名賢尺牘新鈔 與卓珂月》:“輒欲奏記自通,已又念近日時刻中諸君子,所記載文籍,不啻招降納叛,而世之附名其中者,雖不盡弭耳乞盟,然意已近之。”
    152

    枝葉扶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yè fú s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扶疏:繁茂紛披的樣子。形容樹木長勢良好;頗為繁盛。也可形容家族繁盛;子孫滿堂。還可形容文章內容充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揚雄《解嘲》:“顧默然而作《太玄》五千言,枝葉扶疏,獨說數十余萬言。”
    153

    簪纓世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ān yīng shì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簪和纓,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,把冠固著在頭上。舊時指世代作官的人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八哀詩 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》:“空余老賓客,身上愧簪纓。”
    154

    諸子百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ū zǐ bǎi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諸子:指孔子、老子、莊子、荀子等;百家:指儒家、道家、墨家、法家等各種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。后對我國先秦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賈生年少,頗通諸子百家之書。文帝召以為博士。”
    * 關于用來的成語 形容用來的成語 描述用來的成語。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