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用武的成語 (13個)
-
1
無用武之地
- 成語拼音:
- wú yòng wǔ zhī dì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使用武力的地方。比喻無法施展才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3回:“近又新破荊州,威震海內,縱有英雄,無用武之地。”
-
2
廢文任武
- 成語拼音:
- fèi wén rèn wǔ
- 成語解釋:
- 文:文治;任:任用;武:武力。廢掉文治,任用武力。指輕文重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戰國策·秦策》:“仍廢文任武,綴甲歷兵,效勝于戰場。”
-
3
極武窮兵
- 成語拼音:
- jí wǔ qióng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黷武。濫用武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書·韋孝寬傳》:“且君輔翼幼主,位重望隆,理宜調陰陽,撫百姓,焉用極武窮兵,構怨連禍。”
-
4
弄文輕武
- 成語拼音:
- nòng wén qīng wǔ
- 成語解釋:
- 弄:戲弄,玩弄。耍弄文士的策略,輕視運用武力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25回:“紹怒曰:‘汝等弄文輕武使我失大義!’”
-
5
勤兵黷武
- 成語拼音:
- qín bīng dú wǔ
- 成語解釋:
- 黷:輕率。濫用武力,肆意發動戰爭。形容極端好戰
- 成語出處:
-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一章:“他終于采納范文程和湯若望的政見,放棄了徒恃軍威的‘勤兵黷武’,采取了招降弭亂的‘文德綏懷’。”
-
6
玩兵黷武
- 成語拼音:
- wán bīng dú wǔ
- 成語解釋:
- 輕率無度地使用武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司馬光《進五規狀·保業》:“驕者玩兵黷武,窮泰極侈。”
-
7
止戈為武
- 成語拼音:
- zhǐ gē wéi wǔ
- 成語解釋:
-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戰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非爾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為武。”
-
8
止戈之武
- 成語拼音:
- zhǐ gē zhī wǔ
- 成語解釋:
- 戈:兵器。能平息戰亂,停止使用武器,才是真正的武功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》:“退功臣而進文吏,戢弓矢而散馬牛……斯亦止戈之武焉。”
-
9
用武之地
- 成語拼音:
- yòng wǔ zhī d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地形險要;利于作戰的地方。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機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姚襄載記》:“洛陽雖小,山河四塞,亦是用武之地。”
-
10
英雄無用武之地
- 成語拼音:
-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英雄無用武之地,故豫州遁逃至此。”
* 關于用武的成語 形容用武的成語 描述用武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