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痛苦的成語 (24個)
-
1
痛定思痛
- 成語拼音:
- tòng dìng sī tòng
- 成語解釋:
-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讓人震撼;也讓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靜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與李翱書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當痛之時,不知何能自處也。”
-
2
疾痛慘怛
- 成語拼音:
- jí tòng cǎn dá
- 成語解釋:
- 疾:病;慘怛:憂傷,痛悼。痛苦的情懷與悲慘的惦念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屈原列傳》:“人窮則反本,故勞苦倦極,未嘗不呼天也,疾痛慘怛,未嘗不呼父母也。”
-
3
創巨痛深
- 成語拼音:
- chuāng jù tòng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創:創傷。傷口大;痛苦深。比喻遭受重大的、令人極其沉痛的損失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北 朝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》:“臣父遭遇無道,創巨痛深,無以仰答明詔。”
-
4
創劇痛深
- 成語拼音:
- chuàng jù tòng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謂創傷大、痛苦深。
- 成語出處:
- 郭末若《蘇聯游記·七月十日》:“斯大林城市可云創劇痛深,全市無一家完整房屋。”
-
5
創深痛巨
- 成語拼音:
- chuāng shēn tòng jù
- 成語解釋:
- 創:創傷。創傷大,痛苦深。比喻遭受很大的傷害和痛苦
- 成語出處:
- 范文瀾《中國近代史》上冊第三章:“于是自己率領一群民賊來制造‘創深痛巨’,教軍官放火燒城。”
-
6
苦不可言
- 成語拼音:
- kǔ bù kè yán
- 成語解釋:
- 指痛苦得無非用言語來形容
- 成語出處:
- 宋 李昌齡《樂善錄 劉貢父》:“晚年得惡疾,須眉墮落,鼻梁斷壞,苦不可言。”
-
7
呼天喚地
- 成語拼音:
- hū tiān huàn dì
- 成語解釋:
- 哭天叫地,形容極為痛苦
- 成語出處:
- 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回來說,湯富海在屋子里呼天喚地叫痛。”
-
8
心如刀割
- 成語拼音:
- xīn rú dāo gē
- 成語解釋:
- 內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樣。形容極其痛苦難過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秦簡夫《趙禮讓肥》第一折:“眼睜睜俺子母各天涯,想起來我心如刀割,題起來我淚似懸麻。”
-
9
阿鼻地獄
- 成語拼音:
- ā bí dì yù
- 成語解釋:
- 阿鼻:梵語的譯音,意譯為“無間”,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。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。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》:“下至阿鼻地獄。”
-
10
噯聲嘆氣
- 成語拼音:
- ài shēng tàn qì
- 成語解釋:
- 因傷感、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80回:“薛蟠急得說又不好,勸又不好,打又不好,央告又不好,只是出入噯聲嘆氣。”
-
11
寸心如割
- 成語拼音:
- cùn xīn rú gē
- 成語解釋:
- 寸心:區區之心;割:切。一顆心好像被刀割一樣。形容內心痛苦不堪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38卷:“到房中寸心如割,和衣倒在床上,翻來覆去,延捱到四更盡了,越想越惱,心頭火按捺不住。”
-
12
咳聲嘆氣
- 成語拼音:
- hāi shēng tàn qì
- 成語解釋:
- 因憂傷、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
- 成語出處:
- 《負曝閑談》第六回:“江裴度無法,只得咳聲嘆氣的出得行門,偏偏包車夫又不知去向,把他恨得跺腳。”
-
13
酒食地獄
- 成語拼音:
- jiǔ shí dì yù
- 成語解釋:
- 陷入終日為酒食應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彧《萍洲可談》卷三:“東坡倅杭,不勝杯酌……疲于應接,乃號杭倅為酒食地獄。”
-
14
淚眼愁眉
- 成語拼音:
- lèi yǎn chóu méi
- 成語解釋:
- 帶淚的眼,發愁的眉。形容極為痛苦哀傷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留戀你,別無意,見據鞍上馬,閣不住淚眼愁眉。”
-
15
民不堪命
- 成語拼音:
- mín bù kān mìng
- 成語解釋:
- 民眾負擔沉重,痛苦得活不下去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桓公二年》:“宋殤公立,十年十一戰,民不堪命。”
-
16
寧為太平狗,莫作離亂人
- 成語拼音:
- nìng wéi tài píng gǒu,mò zuò lí luàn rén
- 成語解釋:
- 寧:寧愿;莫:不。寧愿做太平年代的狗,也不愿做戰亂年代的人。形容人們遭逢亂世的痛苦心情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施君美《幽閨記·偷兒擋路》:“寧為太平狗,莫作離亂人。”
-
17
寧為太平犬,莫作離亂人
- 成語拼音:
- nìng wéi tài píng quǎn,mò zuò lí luàn rén
- 成語解釋:
- 寧:寧愿;莫:不。寧愿做太平年代的狗,也不愿做戰亂年代的人。形容人們遭逢亂世的痛苦心情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忙忙如喪家之犬,急急如漏網之魚……正是:寧為太平犬,莫作離亂人!”
-
18
水深火熱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shēn huǒ rè
- 成語解釋:
- 像在深水里;如在烈火中。比喻人民生活極為痛苦或國家災難深重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如水益深,如火益熱,亦運而已矣。”
-
19
同病相憐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憐:憐惜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》:“子不聞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。”
-
20
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,tóng yōu xiāng jiù
- 成語解釋:
- 憐:憐惜。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傳》:“子不聞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。”
* 關于痛苦的成語 形容痛苦的成語 描述痛苦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