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相對的成語 (26個)
-
1
楚囚相對
- 成語拼音:
- chǔ qiú xiāng duì
- 成語解釋:
- 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過江諸人,每至美日,輒相邀新亭,藉卉飲宴。周侯(周顗)中坐而嘆曰:‘風景不殊,正自有山河之異!’皆相視流淚。唯王丞相(王導)愀然變色曰:‘當共戮力王室,克復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對!’”后用以形容人們遭遇國難或其它變故,相對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劉·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過江諸人,每至美日,輒相邀新亭,藉卉飲宴。周侯(周顗)中坐而嘆曰:‘風景不殊,正自有山河之異!’皆相視流淚。唯王丞相(王導)愀然變色曰:‘當共戮力王室,克復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對!’”
-
2
遙遙相對
- 成語拼音:
- yáo yáo xiāng duì
- 成語解釋:
- 遙遙:遠遠地。對:對著;向著。遠遠的對著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:“與上房雖然隔著一個院子,卻與他夫人臥室遙遙相對。”
-
3
矛盾相向
- 成語拼音:
- máo dùn xiāng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向:對著。形容針鋒相對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錢易《南部新書》:“初若矛楯相向,后類江海同歸。”
-
4
相對如賓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duì rú bīn
- 成語解釋:
- 賓:賓客。形容夫妻互相尊敬,像對待賓客一樣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張岱《天保九如》:“齊眉舉案,相對如賓。”
-
5
以牙還牙
- 成語拼音:
- yǐ yá huán yá
- 成語解釋:
- 用牙咬來對付牙咬。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約全書 申命記》:“以眼還眼,以牙還牙,以手還手,以腳還腳。”
-
6
望衡對宇
- 成語拼音:
- wàng héng duì yǔ
- 成語解釋:
- 門戶相對;可以互相望見。形容彼此住得很近。
- 成語出處:
- 北魏 酈道元《水經注 沔水》:“司馬德操宅洲之陽,望衡對宇,歡情自接。”
-
7
短兵相接
- 成語拼音:
- duǎn bīng xiāng jiē
- 成語解釋:
- 兵:武器。短兵:指刀、劍等一類短小武器。用刀、劍等一類短小武器近距離地面對面搏斗。形容敵我相近;戰斗激烈。也比喻進行針鋒相對的激烈斗爭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楚 屈原《楚辭 九歌 國殤》:“操吳戈兮披犀甲,車錯轂兮短兵接。”
-
8
唱對臺戲
- 成語拼音:
- chàng duì tái xì
- 成語解釋:
- 過去,兩個戲班子為了搶生意,有時候會硐一時間演同樣的戲,稱為唱對臺戲。比喻采取與對方相對的行動,來反對或搞垮對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40章:“他們喊他們的,咱們不跟他們唱對臺戲。”
-
9
形影相對
- 成語拼音:
- xíng yǐng xiāng duì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形影相吊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黃小配《廿載繁華夢》第21回:“余外就形影相對,差不多眼兒望穿,也不得周庸佑到來一看。”
-
10
針鋒相對
- 成語拼音:
- zhēn fēng xiāng duì
- 成語解釋:
- 針鋒:針尖。針尖對針尖。比喻雙方的意見、觀點、策略、行動等尖銳的對立。也比喻在斗爭中針對對方的言論、行動等采取相應的行動、措施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25卷:“夫一切問答,如針鋒相投,無纖毫參差。”
-
11
唇槍舌劍
- 成語拼音:
- chún qiāng shé jiàn
- 成語解釋:
-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元 高文秀《澠池會》一折:“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。”
-
12
兵來將敵,水來土堰
- 成語拼音:
- bīng lái jiàng dí,shuǐ lái tǔ yàn
- 成語解釋:
- 敵:對抗;堰:攔河壩。敵人來了派將軍抵擋,大水來了用土去掩蓋。比喻針鋒相對,根據具體情況,采取靈活的對付辦法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云臺門》第一折:“兵來將敵,水來土堰,兄弟也,你領兵就隨著我來,不可延遲也。”
-
13
寸土必爭
- 成語拼音:
- cùn tǔ bì z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寸土:極小的一片土地。一點土地也不讓敵方侵占;要進行爭奪。形容斗爭激烈尖銳和針鋒相對。也作“尺寸必爭”、“寸土不讓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 李光弼傳》:“兩軍相敵,尺寸必爭。”
-
14
參辰日月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chén rì yuè
- 成語解釋:
- 參、辰,二星名。參與辰,日與月相對立,故用以比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
- 成語出處:
- 元 白樸《墻頭馬上》第三折:“則他這夫妻兒女兩離別,總是我業徹,也強如參辰日月不交接。”
-
15
舌劍唇槍
- 成語拼音:
- shé jiàn chún qiāng
- 成語解釋:
- 舌如劍,唇象槍。形容爭辯激烈,言詞鋒利,針鋒相對,各不相讓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劉唐卿《降桑椹》第一折:“平日之間,別無甚么買賣,全憑著舌劍唇槍,說嘴兒哄人的錢使。”
-
16
相對無言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duì wú yán
- 成語解釋:
- 指彼此相對說不出話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詞:“夜來幽夢忽還鄉,小軒窗,正梳妝,相顧無言,唯有淚千行。”
-
17
尊卑有倫
- 成語拼音:
- zūn bēi yǒu lún
- 成語解釋:
- 尊:地位或輩分高,與“卑”相對。指尊卑之間有嚴格的順序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·禮儀志一》:“制禮定名,合從事實,使名實相副,則尊卑有倫。”
-
18
淡而無味
- 成語拼音:
- dàn ér wú wèi
- 成語解釋:
- 淡:薄,與“濃”相對。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。亦泛指清淡無味。亦形容說話、寫文章內容平淡,無趣味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輯略》第四卷:“此工夫似淡而無味,然做時卻自有可樂。”
-
19
二龍戲珠
- 成語拼音:
- èr lóng xì zhū
- 成語解釋:
- 兩條龍相對,戲玩著一顆寶珠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三回:“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,齊眉勒著二龍戲珠金抹額。”
-
20
收因結果
- 成語拼音:
- shōu yīn jié guǒ
- 成語解釋:
- 謂了卻前緣,得到結果。舊有因果報應之說,謂前有因緣則必有相對的后果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晁瑞禮《柳初新》:“共伊合下,深盟厚約,比望收因結果。”
* 關于相對的成語 形容相對的成語 描述相對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