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知行的成語 (12個)
-
1
知行合一
- 成語拼音:
- zhī xíng hé yī
- 成語解釋:
- 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王守仁《傳習錄》上卷:“只是個冥行妄作,所以必說個知,方才行得……某今說個知行合一,正是對病的藥。”
-
2
困知勉行
- 成語拼音:
- kùn zhī miǎn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在不斷克服困難中求得知識,有了知識就勉力實行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或生而知之,或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強而行之,及其成功一也。”
-
3
生知安行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zhī ān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或生而知之,或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強而行之:及其成功一也。”
-
4
知易行難
- 成語拼音:
- zhī yì xíng nán
- 成語解釋:
- 知:懂得。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,實行其事較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說命中》:“說拜稽首曰:‘非知之艱,行之惟艱。’”孔傳:“言知之易,行之難。”
-
5
行不知往
- 成語拼音:
- xíng bù zhī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行:走。行路不知道走向何方。指行動不能自主,只能聽任自然擺布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故行不知往,處不知所持,食不知所味,天地之強陽氣也,又胡可得而有邪!”
-
6
非知之難,行之惟艱
- 成語拼音:
- fēi zhī zhī nán,xíng zhī wéi jiān
- 成語解釋:
- 知道它并不難,去做它就難了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魏征《十漸不克終疏》:“非知之難,行之惟艱;非行之難,終之斯難。”
-
7
知之非難,行之不易
- 成語拼音:
- zhī zhī fēi nán,xíng zhī b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知道它并不難,去做它就難了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徐賢妃《諫太宗息兵罷役疏》:“唯恐知之非難,行之不易,志驕于業泰,體逸于時安。”
-
8
知難而行
- 成語拼音:
- zhī nán ér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明知困難卻仍然去做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定公六年》:“陳寅曰:‘子立后而行,吾室亦不亡,唯君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。’”
-
9
知之非艱,行之惟艱
- 成語拼音:
- zhī zhī fēi jiān,xíng zhī wéi jiān
- 成語解釋:
- 惟:是。知道它并不難,去做它就難了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·說命中》:“非知之艱,行之惟艱。”
-
10
知難行易
- 成語拼音:
- zhī nán xíng yì
- 成語解釋:
- 易:容易。懂得事情的道理難,而實行卻比較容易
- 成語出處:
- 孫中山《民族主義》第五講:“諸君要知道知難行易的道理,可以參考我的學說。”
* 關于知行的成語 形容知行的成語 描述知行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