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硬套的成語 (11個)
-
1
生搬硬套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bān yìng tào
- 成語解釋:
- 生:生硬。指不從實際出發;生硬地機械地搬用別人的方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山村新人》:“我們反對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教條主義作風。”
-
2
死搬硬套
- 成語拼音:
- sǐ bān yìng tào
- 成語解釋:
- 指不顧實際情況,機械地運用別人的經驗,照抄別人的辦法
- 成語出處:
-
3
削足適履
- 成語拼音:
- xuē zú shì lǚ
- 成語解釋:
- 因為鞋小腳大;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合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;生搬硬套。適:適應;履:鞋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說林訓》:“骨肉相愛,讒賊間之,而父子相危。夫所以養而害所養,譬猶削足而適履,殺頭而便冠。”
-
4
刖趾適履
- 成語拼音:
- yuè zhǐ shì lǚ
- 成語解釋:
- 鞋小腳大,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實際,勉強遷就,生搬硬套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魏 魚豢《魏略》:“刖趾適履,刻肌傷骨,反更稱說,自以為能。”
-
5
斷鶴續鳧
- 成語拼音:
- duàn hè xù fú
- 成語解釋:
- 截短仙鶴的長腿;接長野鴨的短腿。比喻做事生搬硬套;違反規律。續:接續。鳧:野鴨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莊周《莊子 駢拇》:“長者不為有余,短者不為不足。是故鳧脛雖短,續之則憂,鶴脛雖長,斷之則悲。”
-
6
教條主義
- 成語拼音:
- jiào tiáo zhǔ yì
- 成語解釋:
- 不對具體事物進行調查研究,只是生搬硬套現成原則、概念來處理問題的思想作風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矛盾論》:“我們的教條主義者在這個問題上的錯誤,就是,一方面,不懂得必須研究矛盾的特殊性,認識各別事物的特殊的本質。”
-
7
泥古違今
- 成語拼音:
- nì gǔ wéi jīn
- 成語解釋:
- 泥:拘泥,約束限制。比喻用古代的陳規硬套今天的事物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樓鑰《薦黃膚卿林椅札子》:“既非泥古以違今,直可據經而從事。”
-
8
泥古執今
- 成語拼音:
- nì gǔ zhí jīn
- 成語解釋:
- 泥:拘泥;執:執拘,約束限制。比喻用古代的陳規硬套今天的事物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16回:“于此禮不遵,而泥古執今,不獨失禮,竟可謂之不臣矣。”
-
9
騎馬乘舟
- 成語拼音:
- qí mǎ chéng zhōu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生搬硬套,憑空想象的形而上學
- 成語出處:
- 《笑府》:“有好乘馬者,為人所欺,以五十金易一馬,駑甚,不堪策。乃貨舟載馬,而身跨其上。”
-
10
刖趾適屨
- 成語拼音:
- yuè zhǐ shì jù
- 成語解釋:
- 因為鞋小腳大,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,生搬硬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魏書·明帝紀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刖趾適屨,刻肌傷骨,反更稱說,自以為能。”
-
11
刖足適屨
- 成語拼音:
- yuè zú shì jù
- 成語解釋:
- 刖:截斷;屨:鞋。鞋小腳大,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,生搬硬套
- 成語出處:
* 關于硬套的成語 形容硬套的成語 描述硬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