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社會的成語 (218個)
-
181
烏天黑地
- 成語拼音:
- wū tiān hēi dì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昏天黑地。比喻社會黑暗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1卷:“這等烏天黑地,去那里敲門打戶,驚覺他,他又要遁了去。”
-
182
烏煙瘴氣
- 成語拼音:
- wū yān zhàng qì
- 成語解釋:
- 烏:黑。瘴氣:南方的林中的濕熱空氣。原指環境污染。多比喻環境嘈雜;秩序混亂;風氣不正或社會黑暗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團結一切抗日力量,反對反共頑固派》:“這樣,汪精衛派和國民黨的反共頑固派兩家里應外合,把時局鬧得烏煙瘴氣了。”
-
183
興觀群怨
- 成語拼音:
- xìng guān qún yuàn
- 成語解釋:
- 興:聯想;觀:觀察;群:合群;怨:怨恨。古人認為讀《詩經》可以培養人的四種能力。后泛指詩的社會功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論語 陽貨》:“詩,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。”
-
184
朽木糞土
- 成語拼音:
- xiǔ mù fèn tǔ
- 成語解釋:
- 朽木:爛木頭;糞土:臟土臭泥。比喻不堪造就、對社會沒有用處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公冶長》:“宰予晝寢,子曰:‘朽木不可雕也,糞土之墻不可杇也,于予與何誅。’”
-
185
旋乾轉坤
- 成語拼音:
- xuán qián zhuǎn kūn
- 成語解釋:
- 扭轉天地。比喻從根本上改變社會面貌或已成的局面。也指人魄力極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潮州刺史謝上表》:“陛下即位以來,躬親聽斷,旋乾轉坤。”
-
186
旋干轉坤
- 成語拼音:
- xuán qián zhuǎn kūn
- 成語解釋:
- 扭轉天地。比喻從根本上改變社會面貌或已成的局面。也指人魄力極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潮州刺史謝上表》:“陛下即位以來,躬親聽斷,旋干轉坤。”
-
187
新人新事
- 成語拼音:
- xīn rén xīn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具有新的道德品質的人和體現新的高尚社會風尚的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劇本習作的一些經驗》:“全國各處的工廠里、農村里、部隊里、學校里、商店里、家庭里都有新人新事出現嗎?”
-
188
孝悌忠信
- 成語拼音:
- xiào tì zhōng xìn
- 成語解釋:
- 孝順父母,敬愛兄長,忠于君主,取信于朋友。此指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標準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祖統制顯靈救駕》:“凡遇人,只勸人以‘孝悌忠信’四字。”
-
189
休養生息
- 成語拼音:
- xiū yǎng shēng xī
- 成語解釋:
- 指在戰爭或社會大動蕩之后;減輕人民負擔;安定生活;恢復元氣。生息:人口繁殖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高宗、中、睿,休養生息,至于玄宗,受報收功。”
-
190
象牙之塔
- 成語拼音:
- xiàng yá zhī tǎ
- 成語解釋:
- 指主張“為藝術而藝術”的資產階級文藝家脫離社會現實的個人幻想的藝術境界。也比喻脫離現實生活的知識分子的小天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集外集拾遺 關于知識階級》:“現在比較安全一點的,還有一條路,而不做時評而作藝術家,要為藝術而藝術。住在‘象牙之塔’里,目前自然要比別處平安。”
-
191
先知先覺
- 成語拼音:
- xiān zhī xiān jué
- 成語解釋:
- 覺:對事物有所認識。對哲理和社會政治等問題的認識理解比一般人更早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天之生此民也,使先知覺后知,使先覺覺后覺也。”
-
192
夜不閉戶
- 成語拼音:
- yè bù bì hù
- 成語解釋:
- 夜里睡覺不用關門。形容社會秩序、風氣很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》:“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,是謂大同。”
-
193
硬撐門面
- 成語拼音:
- yìng chēng mén miàn
- 成語解釋:
- 裝體面,假充上流。保持高等或中等階級社會地位的風度、架子或門面
- 成語出處:
-
194
越凡遺世
- 成語拼音:
- yuè fán yí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超越凡俗,脫離世俗社會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37卷:“每進一卮,侍女們八音齊奏,音調清和,令人有越凡遺世之想。”
-
195
衣冠禮樂
- 成語拼音:
- yī guàn lǐ lè
- 成語解釋:
- 指各種等級的穿戴服飾及各種禮儀規范。指封建社會中各種典章禮儀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任昉《策秀才文》:“百王之敝,齊季斯甚。衣冠禮樂,掃地無余。”
-
196
云開見天
- 成語拼音:
- yún kāi jiàn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烏云消散,重見天日。比喻社會由亂轉治,由黑暗轉向光明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邵雍《觀盛化詩》:“紛紛五代亂離間,一旦云開復見天。”
-
197
云擾幅裂
- 成語拼音:
- yún rǎo fú liè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社會動亂,四分五裂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·杜少陵四》:“少陵意謂天寶離亂,四方云擾幅裂,人物歲歲俱災。”
-
198
纓緌之徒
- 成語拼音:
- yīng ruí zhī tú
- 成語解釋:
- 纓緌:古代帽子下垂的結帶。帶帽子的人,指社會上層人士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蔡邕《郭有道碑文》:“于時纓緌之徒,紳佩之士,望形表而影附。”
-
199
遺世獨立
- 成語拼音:
- yí shì dú lì
- 成語解釋:
-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前赤壁賦》:“飄飄乎,如遺世獨立,羽化而登仙。”
-
200
有傷風化
- 成語拼音:
- yǒu shāng fēng huà
- 成語解釋:
- 指對社會風俗、教育有不好影響的言行(多指男女關系方面)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裴度還帶》第四折:“你道做了有傷風化,誰就你那燕爾新婚。”
* 關于社會的成語 形容社會的成語 描述社會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