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關于竹器的成語 (23個)

    1

    斗筲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ǒu shāo xiǎo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斗:容,1斗=10升;筲: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氣量狹小,見識短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沈攸之傳》:“況乎行陳凡才,斗筲小,而懷問鼎之志,敢構無君之逆哉?”
    2

    斗筲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ǒu shāo zhī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斗:容,一斗=十升;筲:,容一斗兩升。比喻氣量狹窄、見識短淺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曾慥《類說》引《使遼錄 南朝峭漢》:“弼曰:‘臣斗筲之,不足道;本朝人材勝如臣者,車載斗量,安可數計!”
    3

    斗筲之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ǒu shāo zhī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斗:容,1斗=10升;筲: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氣量狹小,見識短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谷永傳》:“永斗筲之材,質薄學朽,無一日之雅,左右之介。”
    4

    斗筲之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ǒu shāo zhī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斗:容十升。筲:;容一斗二升。斗、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具。像斗筲那樣容量的人。形容人的氣量狹小;見識短淺。亦用為自謙之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”
    5

    斗筲之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ǒu shāo zhī t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斗:容,1斗=10升;筲: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氣量狹小,見識短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公孫劉田等傳贊》:“斗筲之徒,何足選也。”
    6

    簞瓢陋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 piáo lòu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簞:古代盛飯的圓形;瓢:古代裝水的小容。一簞食物,一瓢湯水。形容生活簡樸,安貧樂道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方孝孺《祭太史公》:“簞瓢陋室,若飫萬鐘。”
    7

    簞瓢陋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 piáo lòu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簞:古代盛飯的圓形;瓢:古代裝水的小容。一簞食物,一瓢湯水。形容生活簡樸,安貧樂道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雍也》: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”
    8

    簞食豆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 shí dòu g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簞:盛飯的;豆:古代盛食物的皿。一簞飯食,一豆羹湯。指少量飲食。比喻小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一簞食,一豆羹,得之則生,弗得則死。”
    9

    斗筲小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ǒu shāo xiǎo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斗:容,1斗=10升;筲: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氣量狹小,見識短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剪燈余話·秋夕訪琵琶亭記》:“委任臣僚,非才者眾,如陳平章、姚平章,皆斗筲小人,而使之秉鈞軸,握兵符。”
    10

    斗筲之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ǒu shāo zhī b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斗:容,1斗=10升;筲: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氣量狹小,見識短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76回:“囊瓦乃斗筲之輩,貪功僥幸,今史皇小挫,未有虧損,今夜必來掩襲大寨,不可不備。”
    11

    斗筲之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ǒu shāo zhī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斗:容,1斗=10升;筲:,1筲=12升。形容人的氣量狹小,見識短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商鞅論》:“至于桑弘羊,斗筲之才,穿窬之智,無足言者。”
    12

    簞瓢屢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 piáo lǚ k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簞:盛飯;瓢:舀水。吃的喝的匱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貧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陶淵明《五柳先生傳》:“環堵蕭然,不蔽風日,短褐穿結,簞瓢屢空。”
    13

    簞瓢屢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 piáo lǚ q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簞:盛飯的;瓢:舀水。吃的喝的匱乏。形容生活非常清苦貧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陶淵明《自祭文》:“簞瓢屢罄,希谷瓢飲。”
    14

    斗筲穿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òu shāo chuān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筲:,容十二升。斗筲:喻人氣度狹小,見識淺陋。穿:穿墻。窬:翻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路》:“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”
    15

    簞食壺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 sì hú j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簞:古代盛飯的圓形;食:食物;漿:湯用簞盛飯;用壺盛湯;犒勞軍隊。形容人民群眾熱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愛戴的軍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,簞食壺漿以迎王師,豈有他哉!”
    16

    簞食壺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 sì hú j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簞:盛飯。一簞食,一壺酒。指少量飲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李東陽《中書舍人徐君壽六十序》:“今以簞食壺酒與人則終身不忘,惟天德帝力廣大莫測,故有終身囿之而不知者。
    17

    簞食瓢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 shí piáo yǐ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簞:古代盛飯的圓形。一簞食物;一瓢湯水。指貧苦的生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”
    18

    得魚忘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yú wàng q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筌:捕魚用的。捕到了魚,忘掉了筌。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莊周《莊子 外物》:“荃者所以在魚,得魚而忘荃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”
    19

    得意忘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yì wàng q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捕得魚后;忘了捕魚的。比喻達到目的之后;就忘記了原來的憑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外物》:“筌者所以在魚;得魚而忘筌;蹄者所以在兔;得兔而忘蹄;言者所以在意;得意而忘言。”
    20

    缊褐瓢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hè piáo d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缊:舊棉花,亂麻。褐:粗布衣服。瓢:飲水用具。簞:盛飯的。身上穿粗布衣服。飲食用的是瓢、簞。形容生活非常清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陶潛《祭從弟敬遠文》:“冬無缊褐,夏渴瓢簞。”
    * 關于竹器的成語 形容竹器的成語 描述竹器的成語。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