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等等的成語 (34個)
-
1
三等九般
- 成語拼音:
- sān děng jiǔ bān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三等九格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5回:“金蓮:‘若是這等的也罷了,我說又是沒廉恥的貨,三等九般使了接去。’”
-
2
三等九格
- 成語拼音:
- sān děng jiǔ gé
- 成語解釋:
- 猶三六九等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2回:“孟玉樓道:‘娘,不是這等說,李大姐倒也罷了,沒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。’”
-
3
等身著作
- 成語拼音:
- děng shēn zhù zuò
- 成語解釋:
- 等:等同。形容著述極多,迭起來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
- 成語出處:
- 柳亞子《呈符老宇澄一首》:“等身著作推君健,曠世才名愧我虛。”
-
4
等而上之
- 成語拼音:
- děng ér shàng zhī
- 成語解釋:
- 按某一等級,由此再往上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朱燮《絜齋集·高鞅論》:“古者五家置一比長,等而上之,為閭,為旅,為黨,皆置官焉。”
-
5
低人一等
- 成語拼音:
- dī rén yī dě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別人低一個等級
- 成語出處:
- 瑪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一卷:“在這個家庭中,他從小就處于‘低人一等’的地位!”
-
6
等閑人物
- 成語拼音:
- děng xián rén wù
- 成語解釋:
- 等閑:尋常,一般。無足輕重的尋常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61回:“操還營自思:‘孫權非等閑人物……’于是有退兵之意。”
-
7
等閑之人
- 成語拼音:
- děng xián zhī rén
- 成語解釋:
- 等閑:尋常,一般。無足輕重的尋常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九回:“據你的大名,這表人物,必不是等閑之人,久后必做大官。”
-
8
齊量等觀
- 成語拼音:
- qí liàng děng guān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等量齊觀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王子安》清·何守奇評:“齊量等觀,則詞林諸公,安非出于造物之戲也?”
-
9
視為等閑
- 成語拼音:
- shì wéi děng xián
- 成語解釋:
- 等閑:無關緊要。把它看成無關緊要,不予重視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53回:“舍山后楊業干城之將,視為等閑而不用。”
-
10
越次躐等
- 成語拼音:
- yuè cì liè děng
- 成語解釋:
- 次:次序;躐等:越級。超越等級次序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御試制科第一道》:“今陛下所震怒而賜譴者何人也?……越次躐等召而問訊之者何人也?”
* 關于等等的成語 形容等等的成語 描述等等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