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簡樸的成語 (13個)
-
1
粗衣淡飯
- 成語拼音:
- cū yī dàn fàn
- 成語解釋:
- 粗:粗糙、簡單;淡飯:指飯菜簡單。形容飲食簡單,生活簡樸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黃庭堅《四休導士詩序》:“粗茶淡飯飽即休,補破遮寒暖即休,三平二滿過即休,不貪不妒老即休。
-
2
采椽不斫
- 成語拼音:
- cǎi chuán bù zhuó
- 成語解釋:
- 采:柞木。比喻生活簡樸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非子 五蠹》:“堯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。”漢 曹操《度關山》詩:“不及唐堯,采椽不斫。世嘆伯夷,欲以厲俗。”
-
3
炊粱跨衛
- 成語拼音:
- chuī liáng kuà wèi
- 成語解釋:
- 用高粱做飯,騎驢子代步。形容簡樸的生活。衛,驢的別名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鈕琇《觚剩·蔣山傭》:“[顧炎武]常言:‘生平最憎者舟輿,而炊粱跨衛,乃此身安處也。’”
-
4
澹泊明志,寧靜致遠
- 成語拼音:
- dàn bó míng zhì,níng jìng zhì yuǎn
- 成語解釋:
- 澹泊:不追求名利;寧靜:心情平靜沉著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專心致志,才可有所作為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“是故非澹漠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”
-
5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
- 成語拼音:
- dàn bó yǐ míng zhì,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
- 成語解釋:
-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劉安《淮南子 主術訓》:“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,非寧靜無以致遠,非寬大無以兼覆。”
-
6
簞瓢陋室
- 成語拼音:
- dān piáo lòu shì
- 成語解釋:
- 簞: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;瓢:古代裝水的小容器。一簞食物,一瓢湯水。形容生活簡樸,安貧樂道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方孝孺《祭太史公》:“簞瓢陋室,若飫萬鐘。”
-
7
簞瓢陋巷
- 成語拼音:
- dān piáo lòu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簞: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;瓢:古代裝水的小容器。一簞食物,一瓢湯水。形容生活簡樸,安貧樂道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雍也》: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”
-
8
居窮守約
- 成語拼音:
- jū qióng shǒu yuē
- 成語解釋:
- 居窮:處于窮困的境地;守約:簡樸。指過著窮困簡樸的生活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萬章》:“為貧者,辭尊居卑,辭富居貧。”晉·潘岳《楊仲武諫》:“雖舅氏隆盛,而孤貧守約。”
-
9
破衲疏羹
- 成語拼音:
- pò nà shū gēng
- 成語解釋:
- 破衣素食。形容生活簡樸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·吏部·士大夫癖性》:“嘉靖中,楊用修衣服起居窮極華潔;同時唐荊川破衲疏羹,垢敝不堪。”
-
10
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
- 成語拼音:
- rì chū ér zuò,rì luò ér xī
- 成語解釋:
- 作:做工。太陽升起就做工,太陽下山就休息。泛指簡樸單純的生活
- 成語出處:
-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12章:“如果你從小就在這個天地里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。”
-
11
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
- 成語拼音:
- rì chū ér zuò,rì rù ér xī
- 成語解釋:
-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,太陽下山就休息。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,后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 讓王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。”
-
12
刪華就素
- 成語拼音:
- shān huá jiù sù
- 成語解釋:
- 放棄榮華富貴而過簡樸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智囊補·閨智·陳子仲妻》:“孟光桓少君得同心為匹,皆能刪華就素,遂夫之高。”
-
13
身無長物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wú cháng wù
- 成語解釋:
- 除自身外;再沒什么別的東西。形容人東西極少。生活簡樸或家境貧寒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德行》:“對曰:' 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無長物。'”
* 關于簡樸的成語 形容簡樸的成語 描述簡樸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