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粗糙的成語 (13個)
-
1
粗枝大葉
- 成語拼音:
- cū zhī dà yè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花草樹木的枝莖粗壯。原比喻簡略或概括。現多指工作粗糙;做事不認真、不細致;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體情況。又比喻不周密、不詳細或比喻粗略的輪廓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78卷:“《書序》恐不是孔安國做,漢文粗枝大葉,今《書序》細膩,只似六朝時文字。”
-
2
粗株大葉
- 成語拼音:
- cū zhū dà yè
- 成語解釋:
- 粗:粗疏,粗略。原比喻簡略或概括。現比喻工作粗糙,做事不認真細致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文征明《題沈石田臨王叔明小景》:“小景至四十外始拓為大幅,粗株大葉,草草而成。”
-
3
粗茶淡飯
- 成語拼音:
- cū chá dàn fàn
- 成語解釋:
- 粗:粗糙;淡飯:指沒有多少下飯的菜。指粗糙簡單的飯食;形容生活儉樸清苦。也作“淡飯粗茶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黃庭堅《四休導士》詩序:“自號四休居士。山谷問其說,四休笑曰:‘粗茶淡飯飽即休。’”
-
4
粗衣淡飯
- 成語拼音:
- cū yī dàn fàn
- 成語解釋:
- 粗:粗糙、簡單;淡飯:指飯菜簡單。形容飲食簡單,生活簡樸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黃庭堅《四休導士詩序》:“粗茶淡飯飽即休,補破遮寒暖即休,三平二滿過即休,不貪不妒老即休。
-
5
糲食粗餐
- 成語拼音:
- lì shí cū cān
- 成語解釋:
- 糲:粗米;餐:飯食。指食物粗糙
- 成語出處:
- 《東觀漢記·桓鸞傳》:“常著大布缊袍,糲食粗餐。”
-
6
粗制濫造
- 成語拼音:
- cū zhì làn zào
- 成語解釋:
- 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制。原指產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量;不顧質量。現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量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花邊文學 商賈的批評》:“如果并不以賣文為活,因此也無須‘粗制濫造’。”
-
7
褐衣蔬食
- 成語拼音:
- hè yī shū shí
- 成語解釋:
- 褐衣:粗布衣服;蔬食:粗糙的飯食。穿的是粗布衣服,吃的是粗茶淡飯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游俠列傳》:“故季次、原憲終年空室蓬戶,褐衣蔬食。”
-
8
濁醪粗飯
- 成語拼音:
- zhuó láo cū fàn
- 成語解釋:
- 濁醪:濁酒。指簡單粗糙的飲食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杜甫《清明二首》詩:“鐘鼎山林各天性,濁醪粗飯任吾年。”
-
9
去蕪存菁
- 成語拼音:
- qù wú cún jīng
- 成語解釋:
- 蕪:蕪雜。除去粗糙的部分,留取其精華
- 成語出處:
-
10
去蕪存精
- 成語拼音:
- qù wú cún jīng
- 成語解釋:
- 蕪:蕪雜。除去粗糙的部分,留取其精華
- 成語出處:
- 《人民日報》:“上海京劇院將這樣一出冷了多年的老戲,經過去蕪存精加以重新編排,使其重放麟派藝術的光彩。”
-
11
疙疙瘩瘩
- 成語拼音:
- gē gē dā dā
- 成語解釋:
- 不平滑很粗糙。比喻辦事遇到一些麻煩
- 成語出處:
- 沈從文《紳士的太太》:“見到大少爺在電話旁拿著耳機,說洋話,疙疙瘩瘩。”
-
12
疙里疙瘩
- 成語拼音:
- gē lǐ gē dā
- 成語解釋:
- 文字不通暢,物體不平滑很粗糙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郭小亭《濟公全傳》第五回:“滋著一臉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領,腰系絲絳,疙里疙瘩,光著兩只腳,拖一雙破草鞋。”
-
13
疏水簞瓢
- 成語拼音:
- shū shuǐ dān piáo
- 成語解釋:
- 疏水:粗糙的飲食;簞瓢:簡陋的食具。指生活清貧。比喻安貧樂道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述而》:“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”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雍也》: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。”
* 關于粗糙的成語 形容粗糙的成語 描述粗糙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