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細切的成語 (4個)
-
1
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
- 成語拼音:
- shí bù yàn jīng,kuài bù yàn xì
- 成語解釋:
- 厭:滿足;膾:細切的肉。糧食舂得越精越好,肉切得越細越好。形容食物要精制細做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鄉黨》:“齋必變食,居必遷坐。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。”
-
2
懲羹吹齏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gēng chuī jī
- 成語解釋:
- 羹:用肉、菜等煮成的湯;齏:細切的冷食肉菜。被熱湯燙過嘴,吃冷食時也要吹一吹。比喻受到過教訓,遇事過分小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楚 屈原《九章 惜誦》:“懲于羹者而吹齏兮,何不變此志也?”
-
3
膾炙人口
- 成語拼音:
- kuài zhì rén kǒu
- 成語解釋:
- 膾:細切的肉;炙:烤熟的肉。肉菜味道鮮美;使人愛吃。
- 成語出處:
- 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 卷十 海敘不遇》:“李濤,長沙人也,篇詠甚著,如‘水聲長在耳,山色不離門’,……皆膾炙人口。”
-
4
抹月批風
- 成語拼音:
- mǒ yuè pī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抹:細切;批:薄切。用風月當菜肴。指吟嘯風月,清高自賞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和何長官六言次韻》:“貧家何以娛客,但知抹月批風。”
* 關于細切的成語 形容細切的成語 描述細切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