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細密的成語 (15個)
-
1
密針細縷
- 成語拼音:
- mì zhēn xì lǚ
- 成語解釋:
- 縷:線。縫制得十分細密。比喻考慮事情極為周到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夜讀偶記》:“曹雪芹的這種密針細縷、曲曲折折表達出來的向前看的態度,在后四十回中卻被高鶚發揮為相反的一面。”
-
2
細針密線
- 成語拼音:
- xì zhēn mì xiàn
- 成語解釋:
- 針線細密。比喻細致周密
- 成語出處:
- 朱自清《山野掇拾》:“世界上原有兩種人:一種是大刀闊斧的人,一種是細針密線的人。”
-
3
細針密縷
- 成語拼音:
- xì zhēn mì lǚ
- 成語解釋:
- 針線細密;縫制精致。比喻周到細致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6回:“這位姑娘雖是細針密縷的一個心思,卻是海闊天空的一個性氣,平日在一切瑣屑小節上本就不大經心。”
-
4
精打細算
- 成語拼音:
- jīng dǎ xì suàn
- 成語解釋:
- 精:精心;打:計劃;規劃;細:細密。精心地計劃;詳細地打算。指在生活或使用人力、物力上精心安排;不使其浪費。
- 成語出處:
- 冰心《咱們的五個孩子》:“教給他們記帳,看看錢都花在哪里,教給他們精打細算。”
-
5
才大心細
- 成語拼音:
- cái dà xīn xì
- 成語解釋:
- 才:才能。才能很高,思考細密
- 成語出處:
-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10回:“加寫‘才大心細,能負責任’兩考語。”
-
6
秋荼密網
- 成語拼音:
- qiū tú mì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荼:茅草上的白花。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,網眼細密的魚網。比喻刑罰繁苛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桓寬《鹽鐵論 刑德》:“昔秦法繁于秋荼,而網密于凝脂。”
-
7
絲析發解
- 成語拼音:
- sī xī fà jiě
- 成語解釋:
- 絲、發:指極其細微;解:分剖。比喻細密而有條理地分析剖解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宋濂《汪先生墓志銘》:“參以伊洛大儒傳注之說,絲析發解,日攻月較,不故求為異,而亦不茍為同。”
-
8
條分縷晰
- 成語拼音:
- tiáo fēn lǚ xī
- 成語解釋:
- 縷:詳盡,細致。形容分析得細密而有條理
- 成語出處:
- 梁啟超《變法通議·論幼學》:“書之門目,條分縷晰,由淺入深,由繁反約。”
-
9
博學審問
- 成語拼音:
- bó xué shěn wèn
- 成語解釋:
- 博:廣;審:詳盡細密。廣泛學習,詳細詢問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。”
-
10
蠶絲牛毛
- 成語拼音:
- cán sī niú má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多而細密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宋濂《答郡守聘五經師書》:“茍于孝道有闕,則雖分析經義如蠶絲牛毛,徒召辱耳。”
-
11
簟紋如水
- 成語拼音:
- diàn wén rú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簟:竹。竹席細密的紋理像清涼的水一樣。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涼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南堂五首》:“掃地焚香閉閣眠,簟紋如水帳如煙。” 宋·辛棄疾《御街行》:“紗廚如舞,簟紋如水,別有生涼處。”
-
12
綱目不疏
- 成語拼音:
- gāng mù bù shū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法令細密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言語》:“劉公幹以失敬罹罪,文帝問曰:‘卿何以不謹于文憲?’楨答曰:‘臣誠庸短,亦由階下綱目不疏。’”
-
13
繭絲牛毛
- 成語拼音:
- jiǎn sī niú má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功夫細密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郎瑛《七修續稿 詩文》:“繭絲牛毛,充棟汗牛,字書之繁也;道聽涂說,井蛙甕雞,學識之拘也。”
-
14
絲絲入扣
- 成語拼音:
- sī sī rù kòu
- 成語解釋:
- 每條絲線都從筘齒中穿過。比喻文章、藝術表演等細密合拍。扣:織綢的筘;絲絲:每一根絲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:“此為絲絲入扣:‘暗中拋索,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,近者輒被風引回也。’”
-
15
研精覃思
- 成語拼音:
- yán jīng tán sī
- 成語解釋:
- 研:研究;精:細密;覃:深入;思:思考。精心研究,深入思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序》:“承詔為五十九篇作傳,于是遂研精覃思,博考經籍,采摭群言,以立訓傳。”
* 關于細密的成語 形容細密的成語 描述細密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