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膠膠的成語 (13個)
-
1
如膠投漆
- 成語拼音:
- rú jiāo tóu qī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如膠似漆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古詩十九首·孟冬寒氣至》:“以膠投漆中,誰能別離此。”
-
2
似漆如膠
- 成語拼音:
- sì qī rú jiā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情投意合,難舍難分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四七回:“徒聞似漆與如膠,利害場中忍便拋。”明·方汝浩《禪真逸史》第十三回:“親哥,我和你同心合意,似漆如膠,并不曾有半點兒差池,你為何今日有不瞅不睬之意?”
-
3
陳雷膠漆
- 成語拼音:
- chén léi jiāo qī
- 成語解釋:
- 陳雷:指漢代人陳重和雷義;膠漆:膠和漆。比喻情投意合,親密無間。形容雙方關系親密,牢不可破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雷義傳》:“膠漆自謂堅,不如雷與陳。”
-
4
膠柱調瑟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zhù tiáo sè
- 成語解釋:
- 瑟:古代一種彈撥樂器。用膠粘住瑟上用以調音的短木,不能再調整音的高低緩急。比喻拘泥死板,缺少變通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子·五·道德》:“老子曰:‘執一世之法籍,以非傳代之俗,譬猶膠柱調瑟。’”
-
5
膠柱鼓瑟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zhù gǔ sè
- 成語解釋:
- 膠:用膠粘住;柱:瑟上調音用的短木;鼓:彈奏;瑟:一種古樂器。用膠把柱粘住;再去彈瑟;比喻拘泥固執而不知變通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王以名使括,若膠柱而鼓瑟耳。括徒能讀其父書傳,不知合變也。”
-
6
折膠墮指
- 成語拼音:
- shé jiāo duò zhǐ
- 成語解釋:
- 極言天氣寒冷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磨衲贊》:“折膠墮指,此衲不寒,爍石流金,此衲不熱。”宋·周密《齊東野語·曝日》:“《冬日初出銘》曰:‘折膠墮指,夢想負背。’”
-
7
歙漆阿膠
- 成語拼音:
- shè qī ē jiāo
- 成語解釋:
- 歙縣的漆,東阿的膠,即指膠漆。比喻情意相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剪燈余話 田洙遇薛源聯句記》:“歙漆阿膠忽紛解,清塵濁水何由逢?”
-
8
膠鬲之困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gé zhī kùn
- 成語解釋:
- 膠鬲,商周時人,紂時因遭世亂,曾隱遁為商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膠鬲舉于魚鹽之中。”后因以“膠鬲之困”指士人不在位而處于困難之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膠鬲舉于魚鹽之中。”
-
9
煎膠續弦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jiāo xù xiá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交情密切或再續舊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杜甫《病后過王倚飲贈歌》:“麟角鳳觜世莫辨,煎膠續弦奇自見。”
-
10
鸞膠鳳絲
- 成語拼音:
- luán jiāo fèng sī
- 成語解釋:
- 指續娶的后妻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陳汝元《金蓮記·湖賞》:“雖然如此,只怕春風暗里恨棄魚,當壚偷寫文君句,謾重尋鸞膠鳳絲。”
* 關于膠膠的成語 形容膠膠的成語 描述膠膠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