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能得到的成語 (51個)
-
1
得君行道
- 成語拼音:
- dé jūn xíng dào
- 成語解釋:
- 得君:臣子獲得君主的信任;行:實行。有才學的人能得到賢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張
- 成語出處:
- 朱自清《論不滿現狀》:“真能得君行道,當然要多多少少改變那自己不滿別人也不滿的現狀。”
-
2
得道多助
- 成語拼音:
- dé dào duō zhù
- 成語解釋:
- 指符合道義者則能得到多數人的幫助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親戚畔之。”
-
3
取法乎上,僅得乎中
- 成語拼音:
- qǔ fǎ hū shàng,jìn dé hū zhōng
- 成語解釋:
- 取上等的為準則,也只能得到中等的。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唐太宗《帝范》卷四:“取法于上,僅得為中,取法于中,故為其下。”
-
4
取法于上,僅得乎中
- 成語拼音:
- qǔ fǎ yú shàng,jìn dé hū zhōng
- 成語解釋:
- 法:標準,規范。取上等的為標準,也只能得到中等的。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唐太宗《帝范》第四卷:“取法于上,僅得乎中,取法于中,故為其下。”
-
5
人才難得
- 成語拼音:
- rén cái nán dé
- 成語解釋:
- 難:困難,不容易。得:獲得。有才能的人不容易得到。多指要愛惜人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謝宣召入院狀》:“首擇輔臣,次求法從,知人才之難得,采虛名而用。”
-
6
得一知己,死可無恨
- 成語拼音:
- dé yī zhī jǐ,sǐ kě wú hèn
- 成語解釋:
- 知己:彼此相知的朋友;恨:遺憾。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,就是死了也沒有遺憾。形容知音難覓
- 成語出處:
- 謝覺哉《知己難》:“所謂‘人之相知,貴相知心’,‘得一知己,死可無恨’。”
-
7
不得其所
- 成語拼音:
- bù dé qí suǒ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未得善終,后指沒有得到適當的安頓。也指不能達到目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荀悅《漢紀 文帝紀論》:“男女有不得其所者,因而相與歌詠,各言其情。”
-
8
高不成,低不就
- 成語拼音:
- gāo bù chéng,dī bù jiù
- 成語解釋:
- 高而合意的,做不到或得不到;做得了、能得到的,又認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(多指選擇工作或配偶)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陳師道《宿柴城》詩:“起倒不供聊應俗,高低莫可只隨緣。”
-
9
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
- 成語拼音:
- sài wēng shī mǎ,yān zhī fēi fú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,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。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。同“塞翁失馬,安知非福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病玉緣》:“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,你眼前不信俺的話也罷,到了日后,才覺得俺不是說笑話哩。”
-
10
師道尊嚴
- 成語拼音:
- shī dào zūn yán
- 成語解釋:
-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,他所傳授的道理、知識、技能才能得到尊重。后多指為師之道尊貴、莊嚴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·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
-
11
蛟龍得水
- 成語拼音:
- jiāo lóng dé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蛟:古代傳說中的無角龍。傳說蛟龍得水就能興云作霧;飛騰上天。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。
- 成語出處:
- 管仲《管子 形勢》:“人主待得民,而后成其威,故曰:蛟龍得水,而神可立也,虎豹得幽,而威可載也。”
-
12
不可多得
- 成語拼音:
- bù kě duō dé
- 成語解釋:
- 得:得到;獲得。不能得到很多。形容非常稀少;很難得到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孔融《薦禰衡表》:“若衡等輩,不可多得。”
-
13
寸利必得
- 成語拼音:
- cùn lì bì dé
- 成語解釋:
- 寸利:微小的利益。微小的利益也必須得到,不能放棄。形容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》:“蔣介石對于人民是寸權必奪,寸利必得。”
-
14
百思不得其故
- 成語拼音:
- bǎi sī bù dé qí gù
- 成語解釋:
- 百:多次;思:考慮,思考;故:原因。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不能找到其原因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三》:“雞不代伏,又何以傳種至今也。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。”
-
15
吃小虧占大便宜
- 成語拼音:
- chī xiǎo kuī zhàn dà biàn yí
- 成語解釋:
- 指暫時覺得吃虧,將來能得到大的好處
- 成語出處:
- 張平《抉擇》:“嘩眾取寵、籠絡人心;新官上任三把火;吃小虧占大便宜……”
-
16
吉人天相
- 成語拼音:
- jí rén tiān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吉人:有福氣的善人;相:保佑;幫助。好人能得到天的保佑。這是一種宿命論者的觀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桃花女》:“你只管依著他去做,吉人天相,到后日我同女孩兒去賀你也。”
-
17
塞翁失馬,安知非福
- 成語拼音:
- sài wēng shī mǎ,ān zhī fēi fú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,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。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。同“塞翁失馬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七回:“處士有志未遂,甚為可惜,然塞翁失馬,安知非福?”
-
18
放長線釣大魚
- 成語拼音:
- fáng cháng xiàn diào dà yú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做事從長遠打算,雖然不能立刻收效,但將來能得到更大的好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上:“我們不妨看看他們如何活動,放長線,釣大魚,說不定深水里還有大家伙。”
-
19
囊里盛錐
- 成語拼音:
- náng lǐ shèng zhuī
- 成語解釋:
- 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平原君曰:‘夫賢士之處世也,譬若錐之處囊中,其末立見……’毛遂曰:‘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。使遂早得處囊中,乃穎脫而出,非特其末見而已。’”后以“囊里盛錐”謂讓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表現自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平原君曰:‘夫賢士之處世也,譬若錐之處囊中,其末立見……’毛遂曰:‘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。使遂早得處囊中,乃穎脫而出,非特其末見而已。’”
-
20
取法乎上
- 成語拼音:
- qǔ fǎ hū shàng
- 成語解釋:
- 法:標準,規范。取上等的為標準,也只能得到中等的。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我怎樣寫火葬》:“假若文藝作品的目的只是為給人娛樂,那么像《戰爭與和平》那樣的作品便根本不應存在。我們似應當‘取法乎上’吧?”
* 關于能得到的成語 形容能得到的成語 描述能得到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