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腳步的成語 (17個)
-
1
不步人腳
- 成語拼音:
- bù bù rén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不跟著別人的腳步走。比喻不因循守舊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李贄《又與從吾》:“蘇長公片言只字與金玉同聲,雖千古未見其比,則以其胸中絕無俗氣,下筆不作尋常語,不步人腳故耳。”
-
2
步調一致
- 成語拼音:
- bù diào yī zhì
- 成語解釋:
- 步調:走路時腳步的大小快慢。比喻進行某種活動;采取同一步驟;同一方式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整頓黨的作風》:“在這種種方面,都應該提高共產主義精神,防止宗派主義傾向,使我們的黨達到隊伍整齊,步調一致的目的,以利戰斗。”
-
3
躡手躡腳
- 成語拼音:
- niè shǒu niè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“周瑞家的會意,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里來,只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。”
-
4
移步換形
- 成語拼音:
- yí bù huàn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移動腳步,情景也隨之變換。形容景色變化多端。亦比喻逐步起著變化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戴名世《雁蕩記》:“大抵雁蕩諸峰,巧通造化,移步換形。”
-
5
接踵而來
- 成語拼音:
- jiē zhǒng ér lái
- 成語解釋:
- 踵:腳后跟。一個跟著一個到來;腳步緊相連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當此內憂外患接踵而來,老夫子系天下人望,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閑情逸致!”
-
6
空谷跫音
- 成語拼音:
- kōng gǔ qióng yīn
- 成語解釋:
- 跫:腳踏地的聲音。在寂靜的山谷里聽到腳步聲。比喻極難得到音信、言論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宋濂《貞節堂記》:“《柏舟》之詩,不作久矣,余于婦莊,寧不若聞空谷跫音乎!”
-
7
踵武前賢
- 成語拼音:
- zhǒng wǔ qián xián
- 成語解釋:
-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楚·屈原《離騷》:“忽奔走以先后兮,及前王之踵武。”
-
8
被發徒跣
- 成語拼音:
- pī fà tú xiǎn
- 成語解釋:
- 徒跣:赤腳步行。披散頭發,赤腳走路。形容悲痛到極點
- 成語出處:
- 《魏書·徒何慕容廆傳》:“及葬,熙被發徒跣步從。”
-
9
攜手接武
- 成語拼音:
- xié shǒu jiē wǔ
- 成語解釋:
- 攜:牽引;武:腳步。手牽手,跟緊腳步。比喻跟別人亦步亦趨地學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·回仙》:“為人若反是,雖攜手接武,終不成道。”
-
10
捷足先得
- 成語拼音:
- jié zú xiān dé
- 成語解釋:
- 捷:快;敏捷;足:腳步。跑得快先得到。指行動敏捷的人先達到目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迎駕》:“自古道:‘中原逐鹿,捷足先得。’我們不可落他人之后。”
-
11
捷足先登
- 成語拼音:
- jié zú xiān dēng
- 成語解釋:
- 登:方言“得來”的合音。腳步快的先得到。比喻行動敏捷的人優先達到目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
-
12
空谷足音
- 成語拼音:
- kōng gǔ zú yīn
- 成語解釋:
- 谷:山谷。在寂靜的山谷中聽到腳步聲。比喻非常難得的音信或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莊周《莊子 徐無鬼》:“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。”
-
13
躡足屏息
- 成語拼音:
- niè zú bǐng xī
- 成語解釋:
- 躡足:放輕腳步;屏息:忍住呼吸。指放輕腳步,隱蔽行蹤。形容行動小心隱秘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趙子曰》:“趙子曰似乎昏昏的睡去,他躡足屏息的想往外走。”
-
14
躡足潛蹤
- 成語拼音:
- niè zú qián zōng
- 成語解釋:
- 指放輕腳步,隱住身體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李好古《張生煮海》第一折:“我躡足潛蹤,他換羽移宮。”
-
15
跫然足音
- 成語拼音:
- qióng rán zú yīn
- 成語解釋:
- 跫:腳步聲。原指長期住在荒涼寂寞的地方,對別人的突然來訪感到欣悅。后常比喻難得的來客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徐無鬼》:“夫逃虛空者,藜藋柱乎鼪鼬之徑,踉位其空,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。”
-
16
氈上拖毛
- 成語拼音:
- zhān shàng tuō máo
- 成語解釋:
- 氈為毛制,在氈上拖毛,則澀滯難行。用以形容腳步畏縮不前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紀君祥《趙氏孤兒》第一折:“我著你去呵,似弩箭離弦,叫你回來呵,便似氈上拖毛。程嬰,你則道我不認的你哩!”元·康進之《李逵負荊》第三折:“魯智深窟里拔蛇……宋公明似氈上拖毛。”
-
17
足音跫然
- 成語拼音:
- zú yīn qióng rán
- 成語解釋:
- 跫:腳步聲。原指長期住在荒涼寂寞的地方,對別人的突然來訪感到欣悅。后常比喻難得的來客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徐無鬼》:“夫逃虛空者,藜藋柱乎鼪鼬之徑,踉位其空,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。”
* 關于腳步的成語 形容腳步的成語 描述腳步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