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脾氣的成語 (14個)
-
1
大發雷霆
- 成語拼音:
- dà fā léi tíng
- 成語解釋:
- 霆:暴雷;雷霆:震耳的雷聲。形容大發脾氣;高聲怒斥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5卷:“陳秀才大發雷霆。”
-
2
弄性尚氣
- 成語拼音:
- nòng xìng shàng qì
- 成語解釋:
- 指憑感情辦事,好耍脾氣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四回:“這薛公子的混名,人稱他‘呆霸王’,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,而且使錢如土。”
-
3
使心別氣
- 成語拼音:
- shǐ xīn bié qì
- 成語解釋:
- 發脾氣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天然癡叟《石點頭》第12回:“可知有你這歪老貨搬弄,致使我家一向使心別氣。”
-
4
嚴氣正性
- 成語拼音:
- yán qì zhèng xìng
- 成語解釋:
- 氣:脾氣;性:性格。性格剛直,毫不茍且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孔融傳論》:“夫嚴氣正性,覆折而已。”
-
5
勃然大怒
- 成語拼音:
- bó rán dà nù
- 成語解釋:
- 勃然:因生氣或驚慌等突然變臉色的樣子。形容突然變臉;發起脾氣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谷永傳》:“是故皇天勃然發怒。”
-
6
舊態復萌
- 成語拼音:
- jiù tài fù méng
- 成語解釋:
- 舊態:老脾氣,老樣子;復:又;萌:發生。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梅鼎祚《玉合記 嗣音》:“不欺師父,韓郎遣信到此,不覺故態復萌,情緣難斷。”
-
7
喪氣鬼
- 成語拼音:
- sàng qì guǐ
- 成語解釋:
- 指不愉快的人或脾氣壞的人
- 成語出處:
-
8
直眉瞪眼
- 成語拼音:
- zhí méi dèng yǎ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發脾氣或發呆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2回:“連司棋也都氣了個直眉瞪眼。”
-
9
暴躁如雷
- 成語拼音:
- bào zào rú léi
- 成語解釋:
- 暴:暴烈;躁:急躁。形容大發脾氣或十分著急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李雄見打得這般光景,暴躁如雷,翻天作地,鬧將起來。”
-
10
二桿子
- 成語拼音:
- èr gān zǐ
- 成語解釋:
- 指人的脾氣莽撞、火爆
- 成語出處:
-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五章:“這些各村集中起來的‘二桿子’后生,在公社武裝專干的帶領下,在集市上沒收農民的豬肉、糧食和一切當時禁賣的東西。”
-
11
季常之癖
- 成語拼音:
- jì cháng zhī pǐ
- 成語解釋:
- 宋朝人陳糙,字季常,他的妻子柳氏脾氣暴躁,醋性很大,陳很怕她。后稱人怕老婆就說有“季常之癖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洪邁《容齋三筆·陳季常》
-
12
狂奴故態
- 成語拼音:
- kuáng nú gù tài
- 成語解釋:
- 狂奴:對狂士的親昵稱呼;故態:老樣子,老脾氣。舊稱狂士的老脾氣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逸民傳 嚴光》:“霸得書,封奏之。帝笑曰:‘狂奴故態也。’”
-
13
性烈如火
- 成語拼音:
- xìng liè rú huǒ
- 成語解釋:
- 性:性情,脾氣。形容性情暴躁。
- 成語出處:
- 金庸《天龍八部》第18回:“那高個兒的僧人性烈如火,提起醋缽大的拳頭,呼的一拳,又向喬峰擊到。”
-
14
云心月性
- 成語拼音:
- yún xīn yuè xìng
- 成語解釋:
- 性:性情,脾氣。像浮云和明月一樣的心性。比喻不慕名利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孟浩然《憶周秀才·素上人)詩:“野客云作心,高僧月為性。”
* 關于脾氣的成語 形容脾氣的成語 描述脾氣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