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臣服的成語 (5個)
-
1
負固不服
- 成語拼音:
- fù gù bù fú
- 成語解釋:
- 依恃險阻而不臣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禮夏官大司馬》:“野荒民散則削之,負固不服則侵之。”鄭玄注:“負,猶恃也,固,險可依以固者也;不服,不事大也。”
-
2
北面稱臣
- 成語拼音:
- běi miàn chēng chén
- 成語解釋:
-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,臣子拜見君主則面北,指臣服于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》:“君王宜郊迎,北面稱臣。”
-
3
稱臣納貢
- 成語拼音:
- chēng chén nà gòng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指小國向大國臣服而年年進貢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十七回:“凡漢東小國,無不稱臣納貢。”
-
4
割地稱臣
- 成語拼音:
- gē dì chēng chén
- 成語解釋:
- 割讓土地,臣服于對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·游酆都胡母迪吟詩》:“若放我南歸,愿為金邦細作,饒幸一朝得志,必當主持和議,使南朝割地稱臣。”
-
5
負固不悛
- 成語拼音:
- fù gù bù quān
- 成語解釋:
- 負固:依仗地勢險固;悛:改悔。倚恃險阻而不臣服
- 成語出處:
- 《全相秦并六國平話》下卷:“若負固不悛,執迷不返,則命將遣師剿平諸國。”
* 關于臣服的成語 形容臣服的成語 描述臣服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