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自守的成語 (14個)
-
1
杜門自守
- 成語拼音:
- dù mén zì shòu
- 成語解釋:
- 關閉大門,安分守已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孔光傳》:“光退閭里,杜門自守。”
-
2
卑以自牧
- 成語拼音:
- bēi yǐ zì mù
- 成語解釋:
- 指以謙卑自守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易 謙》:“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王弼注:“牧,養也。”高亨注:“余謂牧猶守也,卑以自牧謂以謙卑自守也。”
-
3
畫疆自守
- 成語拼音:
- huà jiāng zì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疆:境界,邊界。按照已確定下來的區域駐守。比喻樹立門戶或固守門戶之見
- 成語出處:
- 孫中山《和平統一之通電》:“在統一未成之前,四派各畫疆自守……先守和平之約,以企統一之成。”
-
4
閉境自守
- 成語拼音:
- bì jìng zì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指封閉四境,嚴加防守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唐順之《與河南李中丞石迭書》:“吾兄以素望起而任磁鎮之計,若太原再警,勢須鼓行而前,不得閉境自守而已也。”
-
5
閉關自守
- 成語拼音:
- bì guān zì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守:防守。封閉關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來。也比喻因循守舊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莽傳》:“閉門自守,又坐鄰伍鑄錢挾銅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
-
6
閉門自守
- 成語拼音:
- bì mén zì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①閉門不出,潔身自保。②堅壁不出,嚴加防守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 王莽傳下》:“力作所得,不足以給貢稅。閉門自守,又坐鄰伍鑄錢挾銅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
-
7
齏鹽自守
- 成語拼音:
- jī yán zì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堅持過清貧淡泊的生活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六卷:“四川成都府一秀士司馬長卿,雙名相如,自父母雙亡,孤身無倚,齏鹽自守。”
-
8
嬰城自守
- 成語拼音:
- yīng chéng zì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嬰:圍繞;嬰城:據城。據守城池牢固設防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歸有光《送太倉熊侯之任光州序》:“一旦倭奴來海外,吏非素備,嬰城自守,惴惴不能保。”
-
9
形影自守
- 成語拼音:
- xíng yǐng zì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謂孤身獨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嬌梨》第17回:“今白小姐人琴俱亡,小弟形影自守,決不負心而自求佳麗。”
-
10
潔身自守
- 成語拼音:
- jié shēn zì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保持住個人自身的純潔。
- 成語出處:
- 陳國凱《我應該怎么辦》:“她在大學時曾經戀愛過,但由于這次戀愛嚴重地傷害了她的心,以后她就把情絲一刀斬斷,潔身自守了。”
-
11
斤斤自守
- 成語拼音:
- jīn jīn zì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斤斤:拘謹的樣子。謹小慎微,自求無過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錦瑟》:“生斤斤自守,不敢少致差(蹉)跌。”
-
12
天道人事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dào rén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天道:天理。人事:人力所能做到的事。天道人事不可違背。意謂大勢所趨。《元史·謙希憲傳》:“因為書與宋四川統制余玠,諭以天道人事,玠得書愧感自守,不敢復輕動。”清·鄭板橋《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》:“嗟呼!不知此正所謂天道人事也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《元史·謙希憲傳》:“因為書與宋四川統制余玠,諭以天道人事,玠得書愧感自守,不敢復輕動。”
-
13
見利思義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lì sī yì
- 成語解釋:
- 見到有利可圖的事就想到道義。形容人無貪欲;廉潔自守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憲問》:“見利思義,見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為成人矣。”
-
14
甑塵釜魚
- 成語拼音:
- zēng chén fǔ yú
- 成語解釋:
- 甑里積了灰塵,鍋里生了蠹魚。形容窮困斷炊已久。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獨行傳 范冉》:“甑中生塵范史云,釜中生魚范莢蕪。”
* 關于自守的成語 形容自守的成語 描述自守的成語。